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丘脑的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丘脑的神经核团进行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计算机三维重建 ,为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在丘脑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大体标本冰冻薄层断面切片技术 ,将人脑从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 3个方位进行0 43mm的薄层连续切片 ,以连合间径线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空间坐标 ,对丘脑内部神经核团进行定位测量 ;在SGI工作站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丘脑的内部核团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 丘脑内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0~Y -3 0层面 ,矢状位的X +6~X +2 4层面 ,轴位的Z0~Z +4 0层面 ;丘脑外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 +10~Y -3 6层面 ,矢状位的X +14~X +3 8层面 ,轴位的Z0~Z +4 0层面 ;测得的丘脑内侧核靶心坐标 (X ,Y ,Z)为 5 12± 1 13、-6 68±1 5 7、7 5 8± 1 2 7,丘脑外侧核的靶心坐标为 12 47± 1 2 1、-5 43± 1 19、10 64± 1 78;丘脑内部神经核团的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出丘脑内部神经核团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结论 丘脑的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三维重建 ,便于手术者掌握丘脑的空间形态 ,对于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在丘脑区域的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实现客户端无需特定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即可以以纯净网页载体实现家庭网络条件下医学三维影像可视化浏览。方法首先,采用偏态处理模式,客户端仅用于提交浏览请求和下载服务器投影的"伪3D"二维数据。其次,建立客户端伪3D交互坐标/视角变换模型,结合JS+HTML技术,实现客户端的伪3D互动;然后,改进成熟的HTTP消息管理机制,实现客户端网页与服务器的即时通信。最后在30 kbps带宽下,分别使用i Pad、PC和安卓手机对同一数据集(495帧249 MB)进行三维可视化浏览操作,验证其在较差家庭网络环境下,不同入网终端对该平台的可视化交互功能的支持情况。结果通过三种操作终端的在线测试可知,平台的Web通用性与操作准确性良好,历次操作反馈时间均小于1.5 s且画面更新流畅。结论通过较为极端的家庭网络环境测试,本设计无论反馈准确性和及时性均达到预定要求,能够满足可视化交互的要求,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影像共享方式,服务于医护人员以即时获取医学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3.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AD)的重要防治靶点,在脑中及早发现Aβ蛋白沉积是AD早期诊断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理想成像方式,但不能直接显示图像中存在的沉积信息。本文基于过滤式和封装式的选择模式引入链式智能体遗传算法(CAGA)、主成分分析(PCA)、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构建6种特征学习分类算法,通过像素特征优选来实现Aβ蛋白沉积信息(分布)的检测。首先,分割脑磁共振(MR)图像中的脑组织;然后提取脑组织中的像素值形成像素特征向量;接着设计特征学习分类算法对像素实现特征优选,并基于投票机制得到一组最终最优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弹性映射方法将最优像素特征向量映射到脑MR图像上,并标记出对应的像素点,从而显示出Aβ蛋白沉积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像素特征学习方法可提取并显示Aβ蛋白沉积信息,最高分类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本文从脑MR图像中检测的Aβ沉积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基于MR的AD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4.
颞下颌关节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颞下颌关节病变进行诊断[1,2 ] 。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 ,作为影像诊断和治疗基础的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却很少涉及 ,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实验采用先进的生物塑化技术[3 ] ,对颞下颌关节闭口位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 ,以期为颞下颌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提供详细的断层解剖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的切取 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无明显颞下颌关节病变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 ,以眦耳线为基线 ,在两侧基线上、下方距基线 40mm处各画一条与之…  相似文献   
105.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大脑视觉皮层功能受到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8例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枕叶视皮层兴趣区BOLD-fMRI数据,比较其弱视眼与健眼,及弱视眼屈光矫正前后皮层激活强度及范围的不同,分析其改变特点及机制。结果弱视眼皮层神经元的反应水平及激活范围在Brodmann 17、18、19区均明显小于对侧眼,并且这种差别在Brodmann 18、19区更加明显。弱视眼矫正屈光不正后皮层活动水平明显增高,激活范围明显增大。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各级视觉皮层均发生了明显的功能损害,高级别纹外皮层可能比低级别纹状皮层损害更加明显;弱视眼矫正屈光不正可部分提高皮层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应尽早手术或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医学图像处理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为了使我校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员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掌握基本的医学图像处理知识,我们开设了《医学图像处理》这门专业课程。经过两轮的课程教学,本文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做简单小结,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开闭口运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1.0mm厚的闭口位、大开口位的颞下颌关节的薄层断面标本,在SGI工作站上对关节盘、髁突等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相关测量。结果: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闭口位、大开口位时颞下颌关节形态、位置变化及其三维解剖结构关系。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整体显示,并可绕任意轴进行旋转,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适时测量。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颞下颌关节运动解剖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精神创伤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PTSD最先由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80年在DSM-Ⅲ进行首次定义。PTSD作为一种精神创伤性事件后高发的、后果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0%,约1/3的患者终生不愈,1/2以上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和其他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09.
三叉神经断面解剖及肿瘤侵犯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薄层断面解剖和肿瘤侵犯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并对照CT、MRI观察三叉神经形态及其毗邻。同时观察了11例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的表现。结果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全程。对应的CT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对Meckel腔内三叉神经节则显示不够清楚。CT和MRI能准确显示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情况。结论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提供准确的三叉神经断面数据,对CT和MRI显示三叉神经和评价肿瘤侵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颞下颌关节生物塑化薄片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临床颞下颌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关节内镜手术提供正常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 ,将 9例颞下颌关节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方位 (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 )的塑化薄层断面标本 ,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颞下颌关节生物塑化薄片及MRI图像可清楚显示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 ,两者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外耳道的前倾角为 (1 0 8± 3 6°)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眦耳线夹角为 (58 8± 4 2 )°。结论 生物塑化薄片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为颞下颌关节的影像诊断、关节内窥镜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有助于避免在TMJ关节镜手术中损伤中耳或颅中窝结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