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的气化程度、鞍膈的坚厚程度和鞍膈孔的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的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醋酸奥曲肽微球长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筛选出接受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20 mg/(1~3)月]治疗至少30疗程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基线信息及10、20、30、40、50、60疗程空腹生长激素(GH,ng·mL-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ng·mL-1)、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胆道系统检查结果及血常规等资料,将药物治疗后的病情活动性生化指标(GH和IGF-1)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40.2±12.8)岁,平均用药疗程为(51.4±17.7)次,最长可达112次。经过长期规律地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GH及IGF-1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另6例患者在初始单独使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后,GH和IGF-1水平有下降,但未控制达标(P>0.05),联合溴隐亭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好转,GH和IGF-1水平进一步下降(P<0. 05)。胃肠道反应及胆道系统不适为醋酸奥曲肽微球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2例用药初期出现腹痛、腹泻,8例出现胆道系统不适,其中仅有3例患者为用药30程后出现胆囊结石,3例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出现白细胞降低。结论 对于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或放疗,及手术或放疗后未缓解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长期单用醋酸奥曲肽微球或联合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关注胆道及血液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GH)是腺垂体分泌的重要激素,对儿童而言,生长激素不可缺乏,成人同样需要生长激素来维持体内正常的脂肪、肌肉、骨骼含量及能量平衡。若垂体手术后患者无法足量分泌GH时,其体内多个系统、器官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这样的情况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4例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素(GH/PRL/TSH)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分析其特点, 探讨规范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垂体GH/PRL/TSH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中, 3例男性, 起病年龄15~38岁, 均以面容改变起病, 3例有明显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4例患者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明显升高, 葡萄糖GH抑制试验GH谷值≥1.0 ng/mL, PRL均>100 ng/mL,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升高, TSH不被抑制;4例均为大腺瘤或巨大腺瘤, 侵袭性生长, 1例发生垂体卒中;除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在本院接受治疗, 其余3例均接受了药物联合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其中1例患者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高催乳素血症缓解, 但GH/IGF-Ⅰ未缓解, 另2例患者均≥2个激素轴未缓解。结论垂体GH/PRL/TSH混合腺瘤患者主要以面容改变为突出表现, 存在多个激素轴功能亢进, 腺瘤体积大,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生化缓解率低, ...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行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和对照组(C组,n=62)。两组患者均以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静脉诱导,七氟醚、氧气和氧化亚氮吸入维持,D组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呛咳以及术后24h内咽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19例最终纳入分析,其中D组57例,C组62例。D组拔管时间[(29.7±11.5)min vs(22.2±8.5)min]和PACU停留时间[(41.5±11.8)min vs(35.3±10.0)min]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26.3%vs 32.3%)、呛咳(49.1%vs 53.2%)及术后24h内咽痛(14.0%vs 24.2%)和声音嘶哑(10.5%vs 19.4%)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对气管导管的耐受,不影响术后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CP)是一种起源于残留 Rathke 囊、沿颅咽管路径生长的良性肿瘤,多位于鞍区或鞍旁区域,大部分位于鞍上(单纯鞍上20%~41%;鞍内鞍上53%~75%)[1],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因其常累及下丘脑、垂体柄、视交叉、Will's 环等重要结构,临床处理起来颇具挑战性。 CP 总体发病率为1.3~1.7/百万人年,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等[2]。 CP 的发病呈双峰分布,即年龄在5~14岁和50~74岁的两个阶段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例(病例1、2),女1例(病例3).年龄分别为35、68和53岁.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乏力、前胸部闷感、心前区胀痛、心悸、气促、上腹胀痛等.临床检查:病例1、2有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心动过速表现;病例3有奇脉,心音遥远.病例1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呈烧瓶样.3例胸部CT均提示心包积液并不同程度心包增厚,病例1、2为弥漫不规则增厚,病例3为局限性不规则结节状增厚.病例2同时伴有胸、腹腔积液.3例行心包穿刺抽液均为血性,病例1行B超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液,细胞学检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病例2行剑突下切口心包开窗引流,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混合型恶性间皮瘤;病例3因病灶较为局限行开胸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恶性间皮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最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算法对体检人群未来罹患糖尿病的预测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03年8月-2019年4月在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多次进行团体参检的36 292例非糖尿病人员,分层随机选取70%样本,以首次体检的性别、年龄、BMI、腰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等3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相对首次体检时间的5年内是否罹患糖尿病为因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分别建立糖尿病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剩余30%样本,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进行预测效果的评价。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模型的AUC分别为0.906和0.910,在最佳临界点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和84.3%,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算法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85.2%。  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模型对体检人群的未来糖尿病患病风险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