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经改良胸骨柄入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共治疗10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12~58岁,病变类型:结核6例,创伤1例,肿瘤3例,病变部位:T1 1例,T2 3例,T3 3例,T2.3 3例.均采用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显露上胸椎椎体,切除肿瘤或病变椎体,减压,植骨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1个月.1例术后肿瘤全身转移衰竭死亡.余9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行上胸椎前路手术显露满意,创伤小,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顺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对3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12种变应原测定.结果:3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者222例,阳性率达56.06%.吸人组中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高,食物组中虾、鸡蛋清阳性率高.结论:顺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广东省顺德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有典型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阳性的750例患者进行致病病种及菌种分析。结果:750例患者包括7个病种:甲真菌病327例(43.6%),股癣189例(25.2%),足癣103例(13.7%),体癣51例(6.8%),头癣34例(4.5%),手癣23例(3.1%),皮肤念珠菌病23例(3.1%)。菌种分布为:皮肤癣菌383株(51.1%),包括红色毛癣菌314株(41.9%)、犬小孢子菌31株(4.1%)、须癣毛癣菌27株(3.6%)、絮状表皮癣菌7株(0.9%)、断发毛癣菌3株(0.4%)、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0.1%);念珠菌及酵母样菌365株(48.7%),包括白色念珠菌145株(19.3%)、近平滑念珠菌133株(17.7%)、热带念珠菌42株(5.6%)、光滑念珠菌39株(5.2%)、其他酵母菌6株(0.8%);茄病镰刀菌2株(0.3%)。结论:广东顺德地区浅部真菌病以甲真菌病最常见,其次为股癣、足癣;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菌仍占主导地位,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54.
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是由Urist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可溶性透膜糖蛋白,属于轻型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研究证实,BMP对骨骼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都有骨诱导活性,重组的BMP亦可在原位和异位诱导骨、软骨、肌腱和韧带的形成等。BMP的生物活性已得到各研究领域的关注,本文着重BMP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1BMP与脊柱融合许多动物实验证实BMP可促进脊柱融合。BMP首先和Ⅱ型受体结合并使其活化,然后再结合并激活Ⅰ型受体,激活的Ⅰ型受体迅…  相似文献   
55.
兔颈髓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变化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兔颈髓不同程度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特点和意义。方法 构建颈髓牵张性损伤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按不同时相点检测颈5、6段脊髓血流变化,同时取相同节段颈髓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A脊髓血流量平均基线值和B组、C组、D组牵张前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牵张距离的不断增加,颈髓血流量呈进行性下降。当颈髓牵张损伤程度超过脊髓微血管自我调节能力时,则脊髓血流不能恢复。各组颈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相应的颈髓血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脊髓血流量的降低是颈髓牵张性损伤继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基础,与颈髓的牵张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颈髓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的变化 ,并探讨其对运动诱发电位 (motorevokedpotentials ,MEP)的影响。方法 :构建兔颈髓牵张性损伤模型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C5~ 6段脊髓血流 (spinecordbloodflow ,SCBF) ,并同时观察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随着颈髓牵张程度的不断加重 ,血流呈进行性下降 ,而当脊髓微血管自我调节能力丧失时则SCBF不能恢复。颈髓牵张性损伤后MEP波幅及潜伏时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颈髓血流量的下降与牵张程度呈正相关 ,是继发性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基础 ,是脊髓牵张性损伤的早期指标。MEP能反映脊髓运动神经功能的改变 ,与SCBF的下降和脊髓病理学改变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57.
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结果:囊性肾癌16例,囊壁不规则增厚12例,间隔不规则增厚8例,囊壁结节10例;囊性病变内出现异常软组织影6例,和/或囊性病变周围肾实质内出现异常软组织影4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8例,中度增强5例,轻度增强3例。结论:囊性肾癌的CT、MR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8.
脊髓损伤的修复是目前国内外医务工作者认为相当棘手的问题。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嗅神经鞘细胞对脊髓损伤有潜在的修复作用。通过回顾历年有关嗅神经鞘细胞的研究 ,就其起源、特点、功能和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以达到继续深入研究并尽早应用于临床之目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促进脊柱椎体间融合的作用。方法取20只年龄5~7岁的雌性山羊构建模型,构建并验证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构建成功后选择15具椎体标本,经Micro CT扫描检测60个椎体骨密度,保证其在椎体骨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将其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n=30)、纳米骨浆组(n=15)、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组(n=15)。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分别经双侧椎弓根为其填充纳米骨浆、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压缩椎体高度至原始高度50%,对比3组模型脊柱椎骨最大压缩应力与最大载荷。将20只雌性山羊使用Micro CT扫描,确认山羊骨密度一致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n=5,开腹后便将切口缝合)、双侧卵巢切除术组(n=10,将山羊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山羊血清内骨钙素与碱性磷酸酶表达。选取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的双侧卵巢切除山羊每只L2~L6椎体,麻醉后向其中4只经椎弓根注射纳米骨浆,4只注射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其他2只不注射并作为空白对照组。注射成功后4个月,处死山羊,取出椎体检测骨密度与结构力学,检测并对比各组脊柱椎体最大压缩应力及最大压缩载荷。结果BMP-2基因活化骨浆BMP-2水平表达明显增强,与实验要求相符,构建成功。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组最大压缩应力、最大压缩载荷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纳米骨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纳米骨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双侧卵巢切除术组山羊模型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表达均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术后6个月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未见明显变化,且组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质疏松山羊模型中,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组最大压缩应力、最大压缩载荷最高,其次为纳米骨浆组,空白对照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较普通纳米骨浆更利于提高脊柱椎体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强度,在促进脊柱椎体间融合方面应用价值高,可作为合并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理想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60.
DWI、T2加权像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分别应用T2WI及DWI两种成像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进行定性诊断的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各自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5T MR成像仪对4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前列腺磁共振高分辨成像,其中前列腺癌15例,良性病变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等27例。在MRI常规成像基础上行DW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1000s/mm2。采用盲法阅片,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两种MR技术分别所得图像数据分区评估测量并采用5分制评分,根据两种技术的5分制评分进行T2加权像综合DWI方法评分,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利用SPSS 11.5分别做ROC曲线分析比较,计算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结果:各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z)如下:T2WI:88.2%,67.2%和0.848±0.030,最佳诊断界值为3;ADC诊断:82.4%,81.6%和0.860±0.033,最佳界值为4;ADC结合T2WI诊断:78.4%,92.5%和0.922±0.021,最佳界值为4.结论:通过独立评估T2WI及DWI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两种成像方法综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显著高于两种成像技术独立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