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设计一种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多通道便携式家庭心电监护系统。系统由心电检测电路、人机交互模块、MSP430F149和上位机软件组成。心电检测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陷波电路、主放大电路,用于检测心电信号和抑制各种干扰。使用单片机同步采集三路心电信号,同时在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上动态显示心电波形;并将心电数据以FAT16文件系统实时存储在SD卡中,方便数据的回放和上位机对数据的管理。最后通过上位机程序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处理与分析,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联合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乏血供肝细胞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7例乏血供肝细胞癌患者利用氩氦刀进行冷冻治疗后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另选25例乏血供肝细胞癌患者单纯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两组病例治疗6~12个月后行CT或MRI复查,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2~24个月随访.结果:联合治疗组12个月生存率为77.7%;24个月生存率为66.6%.6~12个月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者占13%;癌肿缩小1/2或3/1者为45%.单纯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12个月生存率为60%;24个月生存率仅为28%.6~12个月经CT或MRI影像学检查癌肿明显缩小者仅为11%.结论: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氩氦刀冷冻治疗,择期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乏血供肝细胞癌是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1年或2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出现肺动脉瘤样扩张婴幼儿12例,月龄4~16(8.8±3.2)个月;体质量4.5~8.0(6.9±2.1)kg;身长56~83(67.4±9.5)cm。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术后3,6个月及1、2年婴幼儿主动脉、主肺动脉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及LVEDD/RVEDD的比值。结果 1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术后2年主肺动脉内径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后6个月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手术后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4.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人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MRDWI作为功能成像技术的一种,利用水分子运动的差异间接反映组织病理状态的变化.介绍体部DWI的最新技术进展,并就DWI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术前分期、疗效评价与预测三个方面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阐述DWI诊断肺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5.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指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合流的先天性异常,过长的共同通道及合流夹角变化容易导致肝脏、胆道及胰腺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具有较好的胰胆管结构显示能力,有助于诊断PBM及相关疾病.综述PBM分型与MRCP表现、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及MRCP在PBM及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可引起早期死亡,继发脑瘫、智力低下、癫日等神经系统症状.MRI技术被公认为是诊断新生儿 HIE 及评估神经损害程度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尤其近年来,新的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扩散张量成像及磁敏感成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 MRI 不仅可以观测HIE的形态学变化特点,而且可以反映HIE的病理过程及分子学变化.针对MR常规技术及新技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肝硬化结节癌变经历再生结节、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到小肝癌,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其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特征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这些不同性质的肝硬化结节非常重要,MRI作为无创性的影像学方法,在肝硬化相关结节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就肝硬化相关结节的MRI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8.
淋巴结微转移是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原因,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磁共振增强淋巴结靶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从淋巴结靶向对比剂USPIO的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增强成像原理、MRI检查方法、影像分析和诊断标准以及不足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9.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上肢持续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留置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是中心静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狭窄静脉的具体部位、程度.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安全、有效,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70.
跌倒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因为失去平衡而意外撞击地面或其他平面的物体。跌倒在我国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居首位,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比例最高。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