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谢硕胜 《广西医学》2008,30(10):1566-1567
胸腰椎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部位,而且多伴有脊髓的损伤.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手术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骨折情况可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我科1996~2006年手术治疗7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的有限化、微创化和智能化。随着医用手术器械高精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数码成像技术及人工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脊柱外科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对部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硕胜 《广西医学》2009,31(5):687-68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15例15个椎体,术前、术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测量椎体前缘和中间部的高度。结果随访8—15个月,平均10个月,15例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7.57分降至术后1.65分;术后椎体前缘和中间部高度均明显增加。结论对于急性创伤胸腰椎压缩骨折,只要病例选择合适,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创伤椎体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吴东永  武文杰  黄德征  陈海  谢硕胜 《吉林医学》2012,33(35):7708-7710
目的:探讨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4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纵韧带切除、取自体骨移植后行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根据JOA评分,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率。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住院12 d,住院期间没有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年。神经功能恢复率68.4%。结论:颈椎退变增生的后纵韧带是脊髓型颈椎病中脊髓受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后纵韧带向前漂浮有限,行增生的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35.
36.
谢硕胜 《医学文选》2000,19(5):694-695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 [1 ] ,常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如治疗不当可严重影响手功能。我院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2 1例 ,收到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年龄 3~ 14岁 ,平均 7.2岁。损伤原因 :跌伤 16例 ,交通事故伤 5例 ;开放性骨折 3例 ,闭合性骨折 18例。骨折类型与血管神经损伤关系见表 1。其中血管神经同时损伤 3例 ,单纯血管损伤4例 ,神经损伤 14例。表 1 骨折类型与血管神经损伤关系 (例 )骨折类型 血管损伤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伸展型 42 …  相似文献   
37.
骨外固定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附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8.
股骨干骨折首次手术治疗失败2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88~1998年4月收治股骨干首次手术治疗失败28例,现将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 1%#11临床资料1.1 1%#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53岁,平均38.5岁。骨折部位:中上段8例,中下段15例,下段5例。骨折类型:横型、短  相似文献   
39.
胸腰椎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部位,而且多伴有脊髓的损伤。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手术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骨折情况可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我科1996—2006年手术治疗7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性转子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24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7例,ⅢB型10例,Ⅳ型4例,Ⅴ型3例。手术取外侧切口前入路,术中争取将大、小转子骨折块复位,用薇乔线和(或)钢丝捆扎和(或)捆绑固定,安放人工股骨头。结果无一例死亡,平均随访1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85min,平均出血量350ml,住院时间平均17.5天,Harris关节功能评价,优13例,良8例,优良率达87.50%,合并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早期负重下地、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