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评估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对边防官兵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568例患者接受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并填写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和鞘套穿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调查表按症状严重程度得出总分。结果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的平均操作时间为(4.9±1.4)min,鞘套穿脱平均时间为(4.9±0.2)min。一次性鞘套在穿脱、内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破裂情况。胃镜下明显病变的总检出率为38.9%,最常见的疾病依次为胃炎(15.3%)、消化性溃疡(13.2%)和反流性食管炎(7.9%)。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胃镜下是否有明显病变有显著关系(χ2=11.04,P=0.001)。结论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在边远地区等特殊场合下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病原学检测和临床观察,探讨一次性鞘套消化内镜系统的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鞘套组接受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n=10)和一次性鞘套结肠镜检查(n=10),检查完毕后脱去内镜鞘套,分别对镜身和活检孔道取样,行细菌培养和HBV DNA检测,并观察脱下的鞘套有无破裂。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检查(n=10)和普通结肠镜检查(n=10),检查完毕后对内镜使用戊二醛五步消毒法,病原学检测方法同对照组。同时观察操作中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鞘套组及对照组检测均无微生物污染,检查过程中鞘套无破裂,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鞘套消化内镜系统能安全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多层CT小肠造影(MS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2月临床和/或腹部X线平片疑为小肠梗阻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先行MSCT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结果①MSCTE检查诊断小肠梗阻的灵敏度为85.19%,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33.33%。SBE检查分别为81.48%、100%、100%和37.50%。②MSCTE和SBE检出病变一致性为53.33%(16/30)。③根据MSCTE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MSCTE检查阳性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正确率高于MSCTE检查阴性(95.83%vs33.33%,P<0.05)。结论 MSCTE和SBE对小肠梗阻的诊断率相当,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MSCTE检查结果可以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  相似文献   
95.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在高等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巩固理论课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甘露醇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及应用甘露醇后脑组织含水量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应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重度颅脑损伤模型(TBI组)、假手术组(SO组)及TBI加注甘露醇(实验组)。每组于伤后8h取出小鼠损伤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的变化。结果损伤后8h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较TBI组降低,但仍高于SO组。实验组AQP4表达较TBI组降低,但也高于SO组。结论AQP4与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探索治疗脑水肿的新型脱水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364例,其中有12例术后椎弓根螺钉出现松脱。结果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骨质疏松、感染、术后康复锻炼不当等有关。结论有效的骨折节段融合、术中仔细操作、预防感染、正确的康复锻炼等,可有效地减少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  相似文献   
98.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陈旧性腰胸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1998-2007年收治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男17例,女6例,年龄17~63岁,平均36.5岁,骨折病史1.1~6.5年,平均3.5年。23例均有明显腰背痛病史,其中18例有神经损害,术前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后凸角度18°~42°,平均32°),脊髓压迫及不稳定征象,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前路手术15例,后路手术4例,前后路手术4例,比较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腰背痛及下肢麻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凸角度由术前平均32°矫正到术后11°,随访中未发现丢失。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术前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17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12例行椎管减压加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腰背痛的改善率。结果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前Cobb角平均26.5°,术后Cobb角平均7.8°。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未见矫正明显丢失。结论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例凸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畸形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42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非于术组及手术组进行分析,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JOA评分平均较术前改善,手术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刑急性颈脊髓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基础及受伤机理选择手术治疗,可以状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