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沙格列汀(saxagliptin,1),化学名为(1S,3S,5S)-2-[(2S)-2-氨基-2-(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乙酰基]-2-氮杂双环[3.1.0]己烷-3-腈,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2009年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3].  相似文献   
92.
MicroRNA(miRNA)在生物的发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其在生命活动中起到的调控作用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miRNA与包括肺的生长发育、肺内炎性反应、肺癌、肺纤维化等在内的肺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联.MiRNA芯片技术是一种有效地、高通量地获取miRNA表达的手段,已经成功地...  相似文献   
93.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89.6%,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8%(P<0.05)。结论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加味三拗汤平喘作用及对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加味三拗汤平喘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加味三拗汤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制备卵蛋白致敏豚鼠模型和卵蛋白致敏大鼠模型各70只,随机分为5组,即哮喘模型组、加味三拗汤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是成人用量的4、8、16倍)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 mg/(kg·d)],每组各14只;另设正常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致敏豚鼠每次激发的引喘潜伏期,测定致敏大鼠的肺功能指标.结果 加味三拗汤和阳性药地塞米松均能延长卵蛋白致敏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加味三拗汤中剂量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小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引喘潜伏期延长,但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肺功能检测数据表明,各组之间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肺顺应性(C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中期流量(PEF 25%~75%)、用力呼气峰流量(PEF)无明显差异(P>0.05).用力肺活量(FVC)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加味三拗汤小、中、大剂量组P<0.05,阳性对照组P<0.01);第0.2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0.2/FVC),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加味三拗汤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加味三拗汤在解除致敏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哮喘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能改善致敏哮喘大鼠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体外香莲外洗液对硝酸咪康唑抗白念珠菌的增效作用.方法:从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分离白念珠菌菌株,参照微量稀释法,以氟康唑药敏操作方法为标准,测定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溶液和香莲外洗液对12株白念珠菌的药物最小作用浓度,并与二者单独应用进行比较;用联合抑菌指数来判断两者的联合效应.结果:单用硝酸咪康唑溶液的MIC均值为(7.92±6.13) μg/mL;单用香莲外洗液的MIC均值为(5.78±4.66) mg/mL;二者联用时,平均MIC值分别为:硝酸咪康唑(1.32±1.41) μg/mL,香莲外洗液(1.59±1.62) mg/mL; 两者的FICI为0.46.结论:香莲外洗液对硝酸咪康唑溶液抗白念珠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并诱导为肝细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扩增并向肝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培养体系,并验证该体系的诱导效率。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hBMMNC),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的培养液进行扩增培养至1010数量级后,以含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样细胞生长因子4(FGF-4)、制瘤素(OSM)质量浓度各20ng/mL的培养液进行诱导培养,以RT-P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流式细胞分析、生物化学检测等方法检测其白蛋白、CK18、甲胎蛋白、尿素等的合成能力及氨代谢能力。结果培养液扩增hBMSC至1010数量级平均需(22.1±2.2)d,扩增后细胞表型特征仍符合hBMSC特征。扩增后的细胞经上述诱导体系诱导后,6d出现甲胎蛋白的合成,9~12d出现白蛋白的合成,18d达到高峰;对氨的代谢和尿素的合成功能在9~12d出现并持续存在。结论以含EGF和PDGF-BB的培养液扩增hBMSC快速,并能很好地保持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和诱导潜能。以含HGF、FGF-4、OSM质量浓度各20ng/mL的诱导培养体系,能成功地诱导经扩增后的hBMSC向肝细胞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HIV/AIDS患者咽拭子、痰、血、中段尿、肛拭子和皮疹刮片标本进行直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进行血液CD4+细胞计数。结果71例HIV/AIDS患者中,检出真菌38例,感染率为53.5%;致病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占72.8%,其次为马尔尼菲青霉,占20.6%;检出标本主要是咽拭子及痰标本,分别占33.7%和25.0%,其次为尿标本,占17.4%;经性途径感染HIV者真菌感染率为42.5%(17/40),静脉吸毒者感染率为67.7%(21/31);在CD4+低于200个/μL患者真菌感染率为71.05%(27/38);CD4+高于200个/μL感染率为33.33%(11/33)。结论HIV/AIDS合并真菌的感染率高,主要累及与外界相通的腔口部位;感染真菌仍主要为白念珠菌;经血(吸毒)感染HIV者更容易合并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与CD4+细胞关系密切,CD4+越低真菌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98.
对壮医外治法治疗发旺(痹病)相关文献、专著整理和研究,壮医外治法种类丰富,具有特色,临床对治疗发旺(痹病)有一定优势,在理论、临床的研究取得很好的成果,值得在临床和实验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
BCG在不同地区的免疫保护作用差异很大(0%~80%),加上耐多药菌株的出现,寻找比BCG免疫保护效果更好的疫苗成为当今抗结核疫苗研究的当务之急。结核病DNA疫苗中,单一抗原免疫的免疫保护作用不及两种抗原混合免疫,但是DNA混合免疫又有费用高、副作用多和难推广等缺点,而融合基因疫苗则可克服混合免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促进临床试验药物管理规范性。方法:对照GCP要求,针对管理现状,提出规范化管理要点。结果:研究者与申办者之间不协调,药物制备工作分散,临床试验过程的不规范性管理,缺乏质量操作规程现象,影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结论:强化临床试验药物制备与临床试验过程药物管理规范性,制备相应的质量操作规程,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