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应用斑点杂交试验直接检测101例乙肝病毒(HBV)无症状携带者、慢活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8.3%(21/36)、36.9%(17/46)、10.5%(2/21),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并与血清免疫标志进行比较,在HBeAg阳性时,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95.2%(20/21)、70.8%(17/24)、25.0%(1/4),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HBsAg、抗-HBc及抗-HBe与血清HBV DNA并非一致。结果表明,HBV无症状携带者比慢活肝及肝硬化具有更高的传染性,是极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Refsum's病又称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神经炎,1946年首先由Refsum报告,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963年K1enk和Kahlke发现这种病人血清植烷酸含量增高.至今国外文献记载约60余例,国内仅见1例报告. 黄某某,男,29岁,已婚.视力逐渐下降20余年,反复四肢发麻、活动困难10年,于1985年5月13日入院.1964年发生“夜盲症”,1968年上小学还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某医院诊断“视网膜变性,视神经萎缩”.1978年已完全失明.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1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霞  许永成 《广西医学》1995,17(6):496-497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1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1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颈内动脉(ICA)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1A)的TCD表现异常为98.4%,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系统T1A的TCD表现异常为84%,并发现低流速型、高流速型及混合型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14.
颈内动脉系统TIA预后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TIA)发展为完全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4年颈内动脉系统TIA门诊或住院病人84例进行胡访调查。结果:发现其1个月、1年、2年及3年完全性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14%、13.9%、28.14%及46.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卒中史、高血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在缺血笥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TIA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70年代末 ,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和应用 ,中风预测亦相应的开展起来 ,受到医学界和全社会的重视 ,目前仍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中风预测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探讨如下。1 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是中风可预测和可预防的哲学基础  所谓中风预测主要是指对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的预测 ,即根据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规律 ,综合各种有关危险因素后对中风是否会发生进行预测。缺血性中风作为一个事件 ,其发生有其内部固有的规定性和规律性 ,对这些特定规律的认识 ,是我们防治中风的前提。中风虽然其病急 ,发展快 ,然而它并不是凭空发生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性肾损害及其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活动期AAV性肾损害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单冲击,或联合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血浆置换治疗,两组均分别留取血浆置换治疗前空腹,治疗开始后2 h,血浆置换定之后12 h患者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ELASE法测定血清HMGB1水平,外周血C反应蛋白(CPR)水平,外周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进行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查,包括血细胞沉降率(ES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氮、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MGB1、ANCA、CPR、ESR,及伯明翰血管炎活动(B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外周血HMGB1水平治疗后2 h、12 h分别为(3.67±0.94)μg/L、(5.18±0.94)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7.80±1.26)μg/L,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5±2.12)μg/L、9.76±2.13)μg/L;外周血ANCA水平治疗后2 h、12 h分别为(176.19±33.53)RU/m L、(204.47±34.41)RU/m 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94.79±53.76)RU/m L,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47±46.49)RU/m L、(256.33±45.45)RU/m L;观察组治疗2 h后CRP、ESR、BVAS分别为(0.267±0.076)mg/L、(34.38±6.78)mm/h、(14.9±4.7)分,显著低于治疗前(0.467±0.123)mg/L、(68.12±11.28)mm/h、(26.6±11.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343±0.056)mg/L、(28.13±3.17)mm/h、(19.7±2.3)分,治疗12 h后CRP、ESR、BVAS分别为(0.321±0.095)mg/L、(45.29±4.76)mm/h、(20.4±2.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0.467±0.123)mg/L、(68.12±11.28)mm/h、(26.6±11.4)分,ESR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7.19±3.33)mm/h,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活动性血管炎性肾损害患者,能显著降低外周血HMGB1、ANCA、CPR、ESR,及伯明翰血管炎活动(BVAS)评分,降低病死率,为其后治疗或制定治疗治疗方案争取了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脑动脉硬化病人脑血管血液动力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动脉硬化病人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脑循环动力学(Cerebral Vascular Hymodynamic Analyzer,CVA)检查66例脑动脉硬化病人并与68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两组之间多项参数有显著显著性差异。70岁以上组与正常组比较仅最小流速(Vmin)和最小流量(Qmin)有非常显著意义,其余各参数无明显差异。本组患者55例各参数有1项或多项参数异常占83  相似文献   
19.
椎管狭窄症尽管目前有大量报导,但对椎管狭窄症的定义和生理病理的理解尚未完全一致,故有必要加以探讨。我科于1983年10月—1986年3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77例(不包括腰椎滑脱症及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为了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对77例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营养素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询问和查表法对156例肝硬化患者摄入营养素不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轻度营养不良者占32.7%(51/156),中度营养不良占38.5%(60/156),重度营养不良占28.8%(45/156)。3组3年病死率分别为31.4%(16/51)、35.0%(21/60)、55.6%(25/45)。重度营养不良病死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者(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者之间病死充无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