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A组复发3眼,复发率12.0%,B组复发4眼,复发率1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眼出现胬肉切除区巩膜无血管化,B组2眼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安全有效,但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结膜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血小板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3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三组,观察盐酸川芎嗪及二种给药方式对转流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恒速静滴,观察1组以川芎嗪6mg/kg,观察Ⅱ组以川芎嗪3mg/kg恒速静滴、另3mg/kg预充体外循环机内。结果证实,两个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1),透射和扫描电镜也证实观察组血小板有较好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且川芎嗪给药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改变(P<0.05)。  相似文献   
13.
单肺通气期间七氟醚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七氟醚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抑制程度。方法:选择34例开胸行非肺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组(12例)、氟烷组(14例)、氯胺酮组(8例)。在双肺通气30分钟、单肺通气2分钟、10分钟、30分钟及60分钟同时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分流率。结果:双肺通气30分钟时三组分流率无明显差别。七氟醚、氟完与氯胺酮相比能明显增加单肺通气期间肺分流率,抑制HPV,PaO2、Pac  相似文献   
14.
纳络酮对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观察了21例中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纳络酮后的血流动力学、血儿茶酚胺及血乳酸变化。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纳络酮0.02mg/kg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儿茶酚胺浓度、平均动脉压,并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单纯输注生理盐水200ml后患者动、静脉血乳酸轻度下降动-静脉血乳酸差值仍为负值;注射纳络酮后动、静脉血乳酸显著下降,其差值为正值。这说明注射纳络酮后,机体组织缺氧改善,乳酸摄取转化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外科急救系指有危及生命的创伤、出血、感染、穿孔、梗阻,以及重大意外灾害性事故等外科紧急救治。在急救工作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心肺脑复苏、监护、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脏器衰竭及严重复合伤的早期诊断与处理。以及意外灾害的组织指挥、现场救治、通讯和转运等急救方面的重要内容。目前,急救医疗在医学领域中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称为急诊医学。凡在急救范围内各种疾患的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流行病学、诊断和救治等均属于急诊医学范畴。为适应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在此期集中介绍部分外科急救的内容,供读者学习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S L)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 ,均为单耳发病 ,每例在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 ,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配对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 2例 ,采用传统方法治疗 ;观察组 4 2例 ,除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外 ,患侧每 3天接受一次SGB ,间歇期每日进行S L照射 ,1 2d为一疗程。疗效标准以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判定。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平均听阈相近 ,治疗后的平均听阈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听阈下降更为显著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SGB和S L照射 ,可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0-01/2012-0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治疗,B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术中丝裂霉素C贴敷治疗,随访1a,比较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A组治愈率为88%,B组为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12%,B组为1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B组为18%,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517,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但联合bevacizumab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起病急,出血量大,止血治疗难度高,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月联合应用食管曲张静脉结扎和善得定治疗急性曲张静脉出血,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经急诊内镜确诊为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患者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35~72岁。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硬化37例,肝硬化合并肝癌5例。1.2 治疗方法病人分二组,一组为善得定组,100(g/h维持72h。二组为善得定治疗同时应用5连发结扎器内镜下行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治疗。如治疗期间仍持续出血或治疗72h内发生再出血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确诊变形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与局部神经阻滞疗效的对比。方法:变形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S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uper Llizer HA-550(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照射治疗,每次时间控制在3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6次一个疗程。C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治疗,隔日注射一次,3次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