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作为一种基因表达的负性调节因子,可以调控其靶mRNA稳定性及翻译效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指创伤、感染、休克等疾病导致的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皮-肺泡上皮屏障功能的破坏及炎症损害,ALI/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量关于疾病与miRNA关系的文献报导,miRNA 是众多基因的关键调节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iRNA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h~18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35膝)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及髌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该组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4个月~5年3个月);术前平均Lysholm评分(51.37±6.36)分,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93.00±5.04)分,平均改善42分,术前与术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3,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是目前诊治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可吸收软骨钉治疗成人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倒打软骨钉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肱骨小头骨3例,肱骨外侧髁骨折1例。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BEPS)标准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完整随访9~38个月,平均17.8个月,12例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5月)。BEPS评分平均92.9分(68~100分),疗效优8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随访中无神经深支损伤、无切口感染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无骨折块移位、血肿、积液、窦道形成、桡骨小头溶骨性变化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简单、方便,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内固定较稳定,可避免二次手术痛苦,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应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8例,根据具体伤情急诊予以清创、固定等对症治疗,待创面稳定,连续三次以上培养无细菌后,用含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占位器填充骨缺损部位,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面缺损。6~8周待诱导膜形成后取出骨水泥,取自体髂骨加同种异体骨植入诱导膜内修复骨缺损。骨折端予以髓内钉加锁定钢板或者单纯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0.0±7.2)个月。所有病例骨缺损均得到骨性愈合,时间11~16个月,平均(11.7±4.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80.5±4.2)分。2例皮瓣术后伤口周围脂肪液化渗出,行伤口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皮瓣臃肿,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装置时行皮瓣整形术。结论 运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疗效确切,操作相对简单易行,适合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6.
骨科内置物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科内固定手术并发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有效防范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我科自 1 998~ 2 0 0 3年 ,接受各种内固定手术 1 0 1 7例 ,感染 4例 ( 0 .3 9% ) ,较报道的 0 .9%~ 2 .7%要低。现对该组病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0 1 7例中 ,开放性骨折 61例 ( 6.0 % ) ,闭  相似文献   
17.
王凯  车彪  刘俊  覃松  邹凯 《骨科》2010,1(3)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28 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21 例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仅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未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术后X光片评估锁骨骨折愈合及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根据Constant-Murley 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复查X 线片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月,平均14.9月,均提示锁骨远端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或钩部折断.术后8~18月内固定取出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2例术后4个月患肩活动过大时明显感肩部酸痛不适,8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随访终末,所有患者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为89.6分(83~92分).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简单、固定确切、肩关节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上肢所有皮神经都有来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在神经旁形成纵向血管链,除营养神经外,发出众多皮支深筋膜血管网、皮下血管网广泛吻合营养皮肤。结论:以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顺利或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9.
20.
正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们应用阻挡钉技术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16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2~72岁。左侧6例,右侧10例。AO/OTA分型:A1型8例,A2型6例,C1型2例。开放骨折6例(均为GustiloⅠ型);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患者在伤后6 h内手术,闭合骨折患者待局部肿胀消退、皮肤出现褶皱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