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目的总结应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63例,肾上腺切除术22例。结果 85例中,84例成功切除肿瘤,首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225min,平均11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9d,平均4.8d。病理诊断: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2例,原发性醛固酮症腺瘤21例,皮质醇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9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2.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 (90眼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资料。结果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致伤物呈多样性 ,常见的并发症有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及角膜血染等。积极治疗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结论 加强防护 ,早发现 ,早期降眼压、抗感染及促进积血的吸收 ,根据病情及时手术 ,减少和预防并发症 ,以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63.
显微镜下为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泪小管吻合、置管术是恢复泪道通畅、防止泪溢的最佳治疗方法…。此法的关键是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及从同侧鼻腔内引出置管。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泪小管断裂患者26例、26眼,采用直接寻找泪小管断端置U型管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报告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初步体会。方法 分别于2005年4月、12月,经腹膜外途径进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2例。结果 2例均获成功,首例手术时间为7小时20分钟,第2例为3小时20分钟。术中分别输红细胞悬液3单位、2单位。首例术后出现尿漏12d,术后23d带导尿管出院,半月后膀胱造影提示无尿漏后拔导尿管,站立后有尿失禁,术后4个月后尿失禁完全消失;第2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尿漏,于术后10d拔除导尿管,拔管后即无尿失禁,术后15d出院。结论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较传统的经耻骨后径路的开放性手术及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5.
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自制腹腔镜刀完成1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输尿管切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应用输尿管镜对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施行检查及治疗。结果:84例中。71例检查时发现为输尿管结石,同时可以治疗,7例为血块。3例为组织团块,3例进镜未成功,改开放手术。认为输尿管镜为急性肾绞痛的检查与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7.
从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单味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87例,并与41例服前列康片组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骶髂螺钉置入S1椎弓根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1椎弓根的形态学特点,探讨经骶髂关节置入S1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方法测量16具尸体骨盆标本双侧S1椎弓根前后缘的高度、深度(S1椎弓根最狭窄处的宽度)、骶翼深度、骶翼高度。测量骨盆出口位X线片上S1椎弓根的高度,并与肉眼解剖比较。在轴位CT图像上测量髂骨后缘到骶翼、S1椎弓根、S1椎弓根纵轴的距离、髂骨外板与骶椎前缘皮质的距离。观察S1椎弓根矢状切面,评估置入2枚经S1椎弓根骶髂螺钉的安全区。结果椎弓根前后缘的高度平均为30.2mm、26.Imm,椎弓根深度和骶翼深度平均为27.8mm、45.8mm,骶翼后部平均高度为28.7mm。骨盆出口位X线片上S1椎弓根的平均高度是20mm,小于肉眼解剖测量结果(P<0.0001)。轴位CT图像上,S1椎弓根纵轴在髂骨外板投影点到髂骨后缘的距离平均为32.5mm,到坐骨大切迹最高点的距离平均为38.6mm,髂骨外板到S1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平均为105.2mm。结论置入1枚S1椎弓根螺钉是安全的,常规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可能较困难。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介绍经皮逆行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16例A型股骨髁上骨折,采用小切口经皮逆行插钉、骨折端闭合复位.结果 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有13例屈膝超过120°,根据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100%.结论 经皮逆行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S1椎弓根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探讨经骶髂关节置入S1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方法:测量16具尸体骨盆标本双侧S1椎弓根前后缘的高度、深度(S1椎弓根最狭窄处的宽度)、骶翼深度、骶翼高度。测量骨盆出口位X线片上S1椎弓根的高度,并与解剖学测量结果比较。在轴位CT上测量髂骨后缘到骶翼、S1椎弓根、S1椎弓根纵轴的距离、髂骨外板与骶椎前缘皮质的距离。观察S1椎弓根矢状切面,评估置入2枚经S1椎弓根骶髂螺钉的安全区。结果:S1椎弓根前、后缘的高度平均为30.2mm和26.1mm,椎弓根深度和骶翼深度平均为27.8mm和45.8mm,骶翼后部平均高度为28.7mm。骨盆出口位X线片上S1椎弓根的平均高度是20mm,小于解剖学测量结果(P<0.0001)。轴位CT上,S1椎弓根纵轴在髂骨外板投影点到髂骨后缘的距离平均为32.5mm,到坐骨大切迹最高点的距离平均为38.6mm,髂骨外板到S1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平均为105.2mm。结论:置入1枚S1椎弓根螺钉是安全的,常规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可能较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