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血清及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SGU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制备SGU模型。艾灸治疗组灸"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每次20min,1次/d,共5d;西药治疗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按0.2mg·kg-1·d-1灌胃给药,共5d。用Guth法测定胃黏膜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下丘脑中CRH,血清、垂体中ACTH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HE染色示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降低(P0.01,P0.05),光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减轻,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艾灸可有效逆转SGU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及脑组织中CRH、ACTH的含量,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人文管理感知在急诊科护士绩效薪酬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人文管理感知量表、绩效薪酬满意度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39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依次检验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人文管理感知、绩效薪酬满意度、工作投入总分分别为(168.50±22.42)分、(74.96±10.10)分、(76.29±25.65)分;工作投入与人文管理感知、薪酬满意度均呈密切正相关(r=0.609,0.658;P<0.05),人文管理感知与薪酬满意度呈密切正相关(r=0.574,P<0.05),护士人文管理感知在薪酬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30.4%。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人文管理感知在薪酬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建议管理者在注重绩效管理的同时,也应采取相应的人文管理措施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广东省低浓度接尘男性健康工人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拟合出该人群的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为其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的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广州地区从事机械加工工作的低浓度接尘男性健康工人2 057名,分析其肺通气功能,并试拟出各项指标的预计值公式,再进一步对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四个指标的实测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相关系数依次为-0.426、-0.528、-0.377、-0.298,P<0.01);除FEV1/FVC外,另三个指标随着身高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FVC 0.609、FEV1 0.585、MMEF 0.278,P<0.01);除MMEF外,另三个指标和体重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FVC 0.222、FEV1 0.093、FEV1/FVC-0.24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FVC的影响依次为身高、年龄、体重(β=0.052、-0.018、0.010,P<0.01);FEV1的影响依次为身高、年龄(β=0.048、-0.021,P<0.01);MMEF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身高(β=-0.036、0.035,P<0.01);FEV1/FVC的影响因素为年龄、体重(β=-0.157、-0.137,P<0.01)。新拟合公式计算的预计值与华南地区人群常模公式(1990年)不甚一致,但新预计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5、1.67、0.74、0.76,P>0.05)。新拟合公式评价的FVC、FEV1异常率均高于华南地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17.05,P<0.01)。 结论 本地区健康男性工人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与身高、年龄、体重存在相关性,新拟合预计值公式比地区常模更符合职业接尘工人的实际情况,建议针对职业接尘工人这一特殊群体,使用调整的地区常模预计值公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4.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其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可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尽管近些年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治疗方式(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使AMI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是AMI依旧每年危害着全球700多万人的身心健康,AMI仍然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1]。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的,mi RNAs的研究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而广阔的领域。mi RNAs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和细胞的病理生理活动中,包括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细胞。本文将mi RNAs对AMI病理生理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教学查房组(对照组)与PBL教学查房组(观察组),每组各30名。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ICU查房结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ICU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与锻炼他们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查房效果,为重症医学有效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在新生儿血样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需采集血样标本的新生患儿214例,将患儿按照采集血样的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125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注射器行股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试验组患儿采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连接真空管行股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记录两组患儿一次穿刺结果和穿刺方法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4%(118/125),高于对照组的82.0%(73/89)(P0.05);试验组患儿局部组织完好率为97.6%(122/125),高于对照组的83.1%(74/89)(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应用于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优于传统的注射器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检测辽宁和新疆人源细粒棘球蚴的基因型及其遗传变异情况,分析不同地理株之间的基因差异。方法分别从两地区肝包虫病患者肝内获取棘球蚴囊,取囊内容物离心沉淀,提取DNA,以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1)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应用NCBI Blast软件和DNAman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辽宁和新疆人源细粒棘球蚴cox1基因扩增片段为1 838bp,测序后进行NCBI Blast分析,发现100条同源序列,均为细粒棘球绦虫种属;其A,C,G,T含量分别为47.90%、25.13%、9.17%、17.80%和47.84%、25.13%、9.23%、17.80%,两地区分离株cox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94%,目的基因序列中第64位仅存在一个变异位点,两者的基因型均属于G1亚型。结论辽宁和新疆人源细粒棘球蚴基因型均为G1型,cox1基因同源性高,仅在第64位存在一个变异位点,可为当地人体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其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I)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于缺血前18 h经侧脑室给予不同浓度的重组HMGB1预处理。采用Zivin改进法建立大鼠SCII模型,阻断腹主动脉45 min后行再灌注。于再灌注6、12、24 h取血清检测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取脊髓组织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及其抑制蛋白(inhibitors κB-α,IκB-α)含量。评价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再灌注各时间点,与行单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相比,给予HMGB1预处理后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的计数增多,血清中TNF-α、IL-6水平下降,脊髓组织中IκB-α含量增高,NF-κB活性降低。结论:HMGB1预处理对大鼠SCI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预处理减少IκB-α降解,抑制NF-κB活性,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0.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脐周疼痛1月余入院。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周阵发性隐痛,伴反酸、嗳气,疼痛与体位及排便无关,9天前感周身乏力及眼睑浮肿,无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