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四跨膜蛋白CD15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D15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20例正常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织中CD15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01)。低级别和高级别膀胱癌中CD15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8.2%、66.7%(P=0.00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CD15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47.9%、76.9%(P=0.003)。7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3例中,复发40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D15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5.0%和27.3%(P=0.001)。[结论]CD151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51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分化程度及评估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205例女性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组,102例采用TVT术式,103例采用TVT-O术式,比较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TVT组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为(27.5±13.3) min;TVT-O组手术时间11~25 min,平均为(18.5±7.4)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195例(95.1%)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术后随访12 ~24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TVT组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者5例(4.9%),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2例(2.0%);TVT-O组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2例(2%),未发生膀胱损伤,术后大腿内侧疼痛3例(2.9%).4例(3.8%)患者术后6个月内无尿失禁症状,12个月后出现中度的尿失禁症状,4例均较术前症状有所好转.结论 TVT与TVT-O两种术式治疗女性SUI疗效可靠,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TVT长期疗效优于TVT-O,但膀胱损伤概率较TVT-O高;TVT-O较TVT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偶有大腿内侧疼痛,且重度SUI患者中期临床疗效略差于TVT.  相似文献   
103.
患者女,41岁,因"反复全程肉跟血尿4天"入院.患者14年前曾接受剖宫产,6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手术治疗;4天前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无明显诱因,尿液呈淡红色,伴血块,无尿频、尿急、尿痛.外院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B超、CT提示膀胱内2.0 cm×3.0cm×1.5 cm实质性占位;膀胱镜:膀胱底部可及3 cm×3 cm肿块,位于黏膜下,表面有0.5 cm裂口,伴出血,考虑膀胱黏膜下平滑肌瘤伴出血.入院后MR检查:膀胱充盈一般,轮廓尚光整,后壁见约3.2 cm×2.3 cm×1.5 cm斑片状混杂信号,病灶于T1WI、T2WI(图1A~C)均显示为等低信号,中央呈斑点状高低混杂信号;DWI(图1D)显示为等信号,中央呈斑点状高信号,病灶边缘欠光整,后缘与子宫关系密切.MR诊断:膀胱后壁占位,恶性不能除外.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见膀胱后壁3 cm占位性病变,穿透腹膜,表面有0.3 cm破口,病变位于膀胱子宫凹陷前缘.切除病灶及周围膀胱壁.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血管解剖形态的评估,以及在腹腔镜下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对肾动脉的控制指导价值. 方法 肾肿瘤患者87例,均行LNSS.CTA组40例,术前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评估肾动脉血管解剖形态;未行CTA检查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 结果 CTA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76~118)和115(90~190)min,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3(12~39)和29(18~40)min,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20~160)和130(90~600)m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放手术分别为0例和1例,中转原因为术中分离肾动脉时出血严重,影响视野;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3~5)和5.5(3~9)d,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癌患者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4~32个月,平均16个月,2组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和肿瘤复发或转移,2组各有1例尿瘘. 结论 CTA作为LNSS术前了解肾动脉的有效方法,能指导操作者术中更快速、准确地处理肾动脉,缩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5.
视听性刺激与性教育在西地那非治疗勃起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视听性刺激与性教育对服用西地那非无效的勃起障碍(ED)患者疗效。方法128例服药无效的E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接受夫妻性教育并服用西地那非100mg后接受视听性刺激诱导勃起。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性教育,指导服药后的性刺激。治疗8周后后对性功能情况再次进行IIEF评分,评定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完成治疗并进行有关检查者120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1.12%、81.96%;对照组则为13.33%、62.71%,统计学处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服用西地那非无效的ED患者,采取性教育和视听刺激诱导勃起,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性刺激方法,可明显改善勃起功能,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门诊服药指导。  相似文献   
106.
光动力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是目前敏感度最高的诊断表浅性膀胱癌的方法之一.笔者现就PDD诊断膀胱肿瘤的原理、分类、基本技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疗效和发展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1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标本,25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16.0%vs50.7%,P〈0.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本组104例浅表性膀胱癌(Ta~T1)随访2~95个月,其中复发64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15.0%(P=0.001)。[结论]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8.
高迁移率族蛋白A2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迁移率族蛋白A2是一种非组蛋白的染色质相关蛋白,通过与染色质结合后改变其构象,从而激活或抑制转录因子的活性来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进而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肿瘤的形成。本文对高迁移率蛋白A2在肿瘤中的作用、导致肿瘤形成的机制及其在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背景与目的:EphA1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其过表达可能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1 mRNA在膀胱痛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0例膀胱痛组织和1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phA1 mRNA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的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phA1 mRNA在膀胱痛中的表达量为106.86±30.40,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10.37±2.6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EphA1 mRNA在高级别膀胱癌中的表达量为210.94±50.51,高于低级别膀胱癌组的52.64±16.01(P(0.001),肌层浸润性膀胱痛EphA1 mRNA的表达量为174.69±43.57,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63.14±17.60(P=0.001).EphA1 mRN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日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phA1 mRNA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因此EphA1基因的过表达可能促进膀胱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0.
无精子症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所谓无精子症,必须要经过二次以上的精液分析,并将精液经离心沉淀后,显微镜下仍未发现精子者方可称之。据不同报道,其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约占7%~14%,作者统计了1986~1994年门诊的3537例男性不育患者,其中无精子症3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