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温阳消癥方对5/6肾切除小鼠残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从32只小鼠中取24只制作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模型,2周后根据血清肌酐值将24只小鼠分为5/6肾切除组、代文组和温阳消癥方组,另8只作为假手术组。治疗8周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I型胶原蛋白(Col-I)、III型胶原蛋白(Col-III)、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小鼠肾组织Col-I、Col-III、α-SMA水平,用RT-qPCR法测定TGF-β1、Smad3 mRNA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模型组小鼠肾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TGF-β1、Smad3、Col-I、Col-III、α-SMA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上调(P<0.01),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代文组、温阳消癥方组JAK2、STAT3、p-JAK2、p-STAT3、TGF-β1、Smad3、Col-I、Col-III、α-SMA蛋白表达和TGF-β1、Smad3 mRNA表达均下调(P<0.01);与代文组比较,除TGF-β1、α-SMA外,温阳消癥方组其余指标均下调(P<0.01)。结论:温阳消癥方能够保护5/6肾切除小鼠残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JAK2/STAT3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通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温阳化瘀方组灌胃温阳化瘀方水煎液15.1 g/(kg·d);西药组灌胃洛汀新1.0 mg/(kg·d),中西医结合组灌胃温阳化瘀方水煎液及洛汀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干预前后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NF-κB、MC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NF-κB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SCr、NF-κB和MCP-1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1),以中西医结合组的效果最佳。结论:温阳化瘀方能通过影响NF-κB、MCP-1等的表达,改善SCr水平,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运用自拟活血化瘀汤结合冰敷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冰敷组、中药组、冰敷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第1、3、7天消肿止痛情况及治疗结束时患者满意度。结果:四组患者随术后治疗时间推移,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中药冰敷组中药组冰敷组对照组。满意率:中药冰敷组中药组冰敷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汤结合冰敷疗法可快速有效的治疗四肢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大量医疗资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过程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上消化道动力,包括消化不良症状、胃电慢波及胃肠激素的即时效应.方法 18例ESRD患者接受维持性HD治疗6个月以上.在HD起始前30 min(T1)、HD起始后30 min(T2)、HD最后的30 min(T3)和HD结束后30 min(T4)行4导联空腹胃电图检测胃电慢波,并在HD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采用心率变异性评估自主神经兴奋性,ELISA法检测血浆胃动素(MTL)、胃促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HD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即时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HD治疗后,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与T1比较,T2时的各导联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均值和主频均值均下降(P<0.05),而胃电节律过缓或过速的百分比均值均升高(P<0.05),此后逐渐恢复至T4时,除第1导联的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仍低于T1时(P<0.05),其余导联上述指标均与T1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D治疗后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HD治疗前、后MTL和GLP-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次HD加重了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且导致胃电慢波一过性的异常.胃电慢波在HD治疗后期的逐步恢复可能与胃促生长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泄浊通腑方保留灌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肠源性尿毒素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氧化三甲胺(TMAO)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用优质蛋白饮食及药物,规律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泄浊通腑方100 mL保留灌肠,对照组用肥皂液100 mL保留灌肠。共观察8周,入组时、治疗第4周及第8周完成抽血及随访,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IS、PCS、TMAO指标等。结果 泄浊通腑方保留灌肠对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IS、PCS、TMAO指标改善明显优于肥皂液保留灌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泄浊通腑方保留灌肠对于血液透析患者IS、PCS、TMAO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可能进一步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上这些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液透析患者的肠道菌群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CKD3期患者80例,采用ELISA法测定随访者的血、尿NGAL水平,同时检测患者尿蛋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作比较,分析血清和尿液中NGAL的变化以及与其他肾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KD3期组血、尿NGA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期患者血清NGAL与GFR呈负相关,线性方程为y=-0.204x+26.869,r=-0.204,P<0.05;尿液NGAL与GFR亦呈负相关,线性方程为y=-0.072x+7.615,r=-0.072,P<0.05。CKD3期患者血清NGAL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线性方程为y=-0.071x+8.065,r=-0.071,P<0.05。此外,CKD3期患者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NGAL与其尿总蛋白/尿肌酐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0.005x-0.783,r=0.005,P<0.05;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尿NGAL与尿NAG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0.426x-11.32,r=0.426,P<0.05。结论 血、尿NGAL能够有效评价慢性肾脏病的肾损伤程度及其进展预后。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研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61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并发症及透析质量的情况,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的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植管时年龄、住址、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腹透起始时间及退出时间、并发症等治疗,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掉队率(DOR)、腹透治疗时间(TOT)等指标,并与其他腹透中心进行比较。结果植管时年龄为(54.20±14.00)岁,老年病人较多,大于60岁的占44.10%(71例)。慢性肾炎(75.78%)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8.64%)位居第二。宁波地区医保普及率较高,完全自费患者比例仅占4.97%。漂管率为11.80%,渗漏率6.83%,隧道口感染率3.11%,大网膜包裹率1.86%,腹腔出血率0.62%。本中心腹膜炎感染控制较好,腹膜炎发生率为1:78.72透析月,总的腹膜炎年发生率为0.15次/透析年。共有59例(36.65%)退出腹膜透析,总的TOT为26.80月,历年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平均44.70透析月每人。DOR较其他中心报道的数值低,其中2010年DOR仅7.14%。结论以上特点与本中心患者年龄结构偏大,医护人员重视强化无菌操作宣教,坚持电话随访、家访制度,及医疗保险政策逐年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问题。方法 分析7例气管狭窄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气促评分4级,合并糖尿病、严重心率失常。先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前准备。7例均行气管狭窄段切除,气管端端吻合,OB胶粘合周围健康组织加固吻合口。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气管狭窄严重且有明显合并症者,可先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前准备,OB胶粘合健康组织加固吻合口,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增加了此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 (AS)病灶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探讨细胞凋亡与bcl 2、p5 3、C myc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择因AS住院手术患者 2 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7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 6 .8± 9.86 )岁 ,主要取患者的股动脉〕 ,及因意外伤害手术患者的 10例〔其中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1.6± 11.97)岁〕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检测两组动脉标本的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cl 2、p5 3及C myc基因的表达情况 ,应用透射电镜进行两组动脉标本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AS病灶中 ,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血管 (P <0 .0 1) ,bcl 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 ,p5 3蛋白及C myc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 ;透射电镜证实AS病灶中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细胞凋亡是AS病灶中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 ,bcl 2、p5 3及C myc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