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1.
目的:了解颈椎小关节脱位后MRI表现与脊髓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和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在14只成年健康杂种犬颈椎上经手术及BIM—Ⅱ型对撞机撞击,造成犬颈椎小关节脱位模型。颈椎MRI检查后取颈椎损伤及损伤上下节段脊髓标本,将C2-3段脊髓作为正常对照组,C5-6段脊髓作为损伤组,行光镜、电镜检查。比较颈椎小关节脱位后MRI表现与脊髓病理变化。结果:14只犬中9只成功制成颈椎小关节脱位模型,进入结果分析。①犬损伤脊髓的MRI表现:MRI显示损伤段脊髓肿胀,7例T1加权信号不均匀,T2加权呈以斑片状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②两组犬脊髓的病理观察结果:损伤脊髓广泛出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坏死。2例T2加权显示局部呈稍高信号,病理示中央区见灰质局部点状出血,脊髓水肿。结论:MRI能够反应脊髓的损伤程度,对出血、实质水肿等病变敏感,但不能显示脊髓损伤过程中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皮瓣、骨搬移技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3例胫骨感染性骨不愈合、骨外露成功治愈的方法.方法:对13例小腿高能量损伤后粉碎性骨折、感染、骨外露、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部进行清创外支架固定、持续灌洗、皮瓣转位、骨搬移等处理.结果:13例患者成功控制感染,消灭创面,骨折愈合,肢体长度与正常侧相差小于1.5 cm,僵硬的邻近关节再运动.结论:清创、皮瓣转位、骨搬移等处理是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不断更新,锁定钢板因其生物力学上的优点而逐渐成为内固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已在干骺端骨折及长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大,所暴露的问题亦逐渐增多.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336例,其中10例出现钢板或螺钉断裂.现总结分析如下,以期增进对锁定钢板固定系统的认识,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及对比随访4年的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此探讨前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病椎高度得到较好恢复,脊柱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脊柱稳定性得到较好重建。结论:前路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氏角方面,较后路手术更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本组319仍颈椎创伤患者,颈椎骨折261例;小关节脱位46例,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4例;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12例。所有患者接受了颈椎MRI和椎动脉2DTOF MRA的前瞻性检查。动物实验建立犬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撞击模型,撞击后摄颈椎X线片,24—36h后行椎动脉2DTOF MRA检查。[结果]临床319例颈椎创伤患者,52例继发有椎动脉损伤,单侧51例,双侧1例。发现有椎动脉损伤的患者中,34例(65.4%)原始损伤为颈椎小关节脱位,16例为颈椎骨折,2例为无放射影像异常的颈髓损伤。动物实验14只犬撞击后发生颈椎小关节脱位,12只犬无小关节脱位。14只发生小关节脱位犬中,8只继发有单侧椎动脉损伤,12只无小关节脱位犬均无椎动脉损伤。[结论]闭合性椎动脉损伤最常继发于颈椎小关节脱位,瞬间位移使椎动脉受到过度牵张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及对比随访4年的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此探讨前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病椎高度得到较好恢复,脊柱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脊柱稳定性得到较好重建。结论:前路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氏角方面,较后路手术更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颈部创伤并发椎动脉损伤并不少见,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发展及对椎动脉损伤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关于闭合性颈椎创伤后椎动脉损伤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闭合性颈椎骨折脱位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椎动脉损伤后应采取何种治疗仍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单独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2次/d)、单独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倜)及二者联合使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疗程为5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疗程为8周,疗效观察时间为12周。采用Leque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包括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和行为能力的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第4、8、12周时分别与同组第1周时疗效比较均有改善(P〈0.05),第4周时注射组和联合组疗效均优于口服组(P〈0.05),第8周时3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第12周时联合组疗效优于口服组和注射组(P〈0.05)。结论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协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更快,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疗效优14例,良13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住院时间16~33 d,平均(19±4.56)d.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该院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老年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疗效评价,优21例(56.8%),良9例(24.3%),可6例,死亡1例,优良率为81.1%。骨折愈合时间9~16周。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