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51.
目的建立兔体外血浆灌流的动物实验方法,用于评价一种体外血浆脂类吸附过滤器。方法以高脂血症大耳白兔为模型动物,先后使用了2种不同面积的中空纤维型血浆分离器,通过5mL真空采血管离心和100mL生理盐水袋离心等方法,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通过蠕动泵在体外建立血浆循环。结果0.3m2的血浆分离器能够将血浆与血细胞有效分离,顺利进行血浆循环;但是,由于该型号的血浆分离器的容积过大,动物失血过多,因肺水肿等原因导致动物死亡。0.1m2的小型血浆分离器不能将高脂血症动物血浆与血细胞分离;而使用采血管,采血速度不能控制,操作时间长,血细胞损失过多,动物死亡率高。利用100mL生理盐水袋作为离心分离容器,分批采血,采用15%的枸橼酸钠溶液抗凝,离心分离血浆与血细胞,血浆进行体外循环;同时严格控制采血速度、回输速度以及抗凝条件,成功地建立了兔体外血浆灌流实验方法和方案,操作简单,动物存活率高。结论利用100mL生理盐水袋分批采血,离:0法分离血浆与血细胞,建立血浆体外循环。操作简单,比膜血浆分离器费用低,动物存活率高,是进行血液净化相关材料评价的理想的兔体外血浆灌流模型。  相似文献   
452.
苏军领 《中外医疗》2009,28(24):71-71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13例子宫破裂患者的病因及诊治、母儿预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梗阻性难产及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是子宫破裂常见原因,而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瘢痕子宫成为子宫破裂的重要原因。结论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和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应引起全体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手术技术、产程中及时观察识别梗阻性难产和正确处理、正确使用子宫收缩剂是预防子宫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多肽,对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和重塑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半衰期短而导致体内降解速度过快,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VEGF的控制释放体系,包括微球、纳米颗粒、水凝胶、组织工程支架以及基因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它们对VEGF的控制释放有各自的优点,在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4.
青光眼是全球常见且不可逆的严重致盲眼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顽固性青光眼中疗效较差的一型,是一种常继发于多种眼部及全身血管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难治性青光眼.其治疗方法包括控制眼压,视网膜缺血治疗,综合运用治疗方法.其中控制眼压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控制眼压,手术控制眼压包括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的滤过性手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睫状体破坏术,睫状体冷冻术.综合运用治疗方法治疗包括:引流物植入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或冷凝术.目前在临床上综合治疗以其优势的治疗作用渐渐被眼科医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肺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聊城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 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63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 对比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 试验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VC、FEV1、FEV1/FVC及PEFpre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肺炎患儿, 能够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 促进肺功能水平趋于正常, 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6.
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自制的插线,从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栓塞大脑中动脉。结果:插线前端经自制装置的处理和插线直径与动物体重不同组合的选择,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的成功率可达81.3% ̄94.5%。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总的成功率可达70% ̄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手术时间30分钟),结果可靠,适合于形态学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457.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检测 42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 ,35例癌旁正常组织 ,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80 9% ,癌旁正常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 ;Ⅰ~Ⅱ期肺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86 7% ,Ⅲ~Ⅳ期阳性率为 77 8% ;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92 3% ,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 75 %。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 ;端粒酶可能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458.
目的 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PCI治疗,研究组加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碳(NO)、NO合成酶(NOS)]、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SV、LVEDV、C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能有效减轻AMI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9.
目的 探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 ved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来医院治疗的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H-B分级及血清GDNF和N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GDNF和N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B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  相似文献   
460.
目的:探究排毒保肾丸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炎症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阳性对照组(氯沙坦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和氯沙坦组建立DKD大鼠模型,饲以高脂高糖饲料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排毒保肾丸组、氯沙坦组分别灌胃排毒保肾丸、氯沙坦,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8周后测定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NLRP3、NF-κB p65、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严重,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NLRP3、NF-κB p65、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排毒保肾丸组和氯沙坦组肾脏组织损伤减轻,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NLRP3、NF-κB p65、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排毒保肾丸能够有效改善DKD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小体NLRP3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