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脊髓损伤对大鼠骨转换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对大鼠骨转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0只3月龄SD大鼠均分为SCI组与对照组。SCI组于T10处完全横断脊髓;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1、3、6周时处死动物测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钙、磷、肌酊(Cr)以及股骨、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桂花 血钙、尿钙、尿钙/肌酝在伤后不同时间段均升高;血ALP在伤后1周时显著下降,3、6周时恢复正常。胫骨近端,股骨远、近端的BMD在6周时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显著。结论:SCI大鼠可见明显的骨转换增高以及破骨活性增强,其生化、骨密度的改变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关性。SD大鼠可用于评价SCI后骨代谢改变,具可以作为SCI后骨质疏松的模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中心于1990~2017年接受治疗的27例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17例,平均34 (19~50)岁。其中2例A型(累及S3以下)接受病灶边缘性切除;8例B型(累及S2及以下)、12例C型(累及S1及以下)、5例D型(累及骶髂关节)接受瘤内刮除术。术后随访18~132个月,平均58个月。其中5例失访,入组22例。结果术后复发6例(27%),均为接受病灶刮除病例。2例行再次刮除后未复发,4例行保守治疗(连续栓塞,迪诺单抗)后1例肺转移,其余病变未有进展,目前均带瘤存活。刮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鞍区麻木及一过性二便功能障碍。5例术后出现伤口深部积液,1例出现肠瘘,1例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对于S3以下骶骨骨巨细胞瘤整块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对于S3以上病变瘤内刮除可以保护患者的鞍区感觉和二便功能。  相似文献   
23.
近年发现,IL-1β转化酶(ICE)与细胞凋亡(apoptosis)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ICE不仅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而且在治疗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血病及肾损伤中展现出应用前景。下面就ICE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骨密度变化与腰段脊柱退行性变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探讨骨密度改变与腰段脊柱退变之间关系。方法受试对象依据WHO有关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10例)、骨量减少组(21例)及骨质疏松组(28例),比较3组间BMD值,脊柱退变Nathan积分,椎间盘高度和小关节对称度,探讨BMD对脊爱变的影响,并对低BMD下椎体畸形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5.
关节镜下骨性关节炎清理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注入透明质酸钠的疗效.方法 对40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另20例对照.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结果 术后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和"上楼"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两组之间术后Lysholm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可明显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26.
凋亡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哮喘气道炎症有关的嗜酸性细胞(EC)的凋亡受细胞因子依赖型与非细胞因子依赖型双重调节。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有助于哮喘气道炎症的消退,多种药物可通过促进EC凋亡来治疗哮喘。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7.
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的构建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骨软骨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诱导软骨后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经成骨诱导的BMSCs接种于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外分别培养2周后,将两种工程化组织及两者以无损伤线缝合形成的组织工程骨软复合体分别植入自体股部肌袋,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组织学观察表明。组织工程软骨在体内可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可形成骨组织,两者的复合体在体内可形成骨软骨复合物。结论以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快速成形的生物降解材料为支架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可在体内形成骨软骨组织,有望用于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中的细胞定位、表达强度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以IL-6、TNF-α单克隆抗体对2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椎板近关节突部松质骨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取20例骨密度正常者相同部位骨作对照.结果实验组中IL-6、TNF-α表达呈强阳性,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7.9±42.6)个、(99.0±31.8)个;而对照组上述细胞表达呈弱阳性,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1.4±20.5)个、(28.5±17.1)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IL-6、TNF-α阳性细胞数随BMD减低而增强(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1,P<0.01;r2=-0.84,P<0.01).两组骨细胞IL-6、TNF-α染色均为阴性.结论IL-6、TNF-α作为调节骨代谢的细胞因子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9.
老年颈椎病颈椎椎体结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老年颈椎病颈椎椎体结构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1)在X线片上测定35例老年(>60岁)颈椎病的椎体平均高度和平均矢状径长度,用其比值来判定椎体的变形程度,与15例青壮年外伤性颈椎病患者相比。(2)老年组24例,青壮年组12例行颈椎前路钻孔减压,术中取颈椎椎体松质骨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两组椎体变形指数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骨细胞多处于退变相和溶骨相,而对照组多为成骨相和静止相。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骨细胞功能低下而破骨细胞数量多且功能活跃。结论:老年颈椎病颈椎椎体骨小梁的异常改建是骨细胞性骨吸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和成骨细胞功能低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可致椎体畸变,加快颈椎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表面涂布抗生素骨水泥的股骨远端肿瘤假体在股骨远端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抗感染效果并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6月2012年6月,79例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在本院行瘤段切除、定制轴心式骨肿瘤假体重建治疗,其中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1446岁(平均21岁),骨肿瘤类型包括骨肉瘤41例,骨巨细胞瘤15例,软骨肉瘤10例,Ewing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纤维肉瘤2例。根据Enneking原发恶性骨肿瘤分期,在6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当中,ⅠA 2例,ⅠB 2例,ⅡA 12例,ⅡB 48例。根据假体表面是否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涂层,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抗感染涂层组(36例)和无抗感染涂层组(43例),抗感染涂层设计为在聚乙烯套上打孔后术中进行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骨水泥涂布。术后随访观察假体周围感染、肿瘤复发和远隔转移,并评价肢体功能情况。[结果]随访350个月(平均25个月),抗感染涂层组无假体周围感染发生,无抗感染涂层组术后5例出现深部感染,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假体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中,9例出现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其中抗感染涂层组局部复发2例,远隔转移2例;无抗感染涂层组局部复发3例,远隔转移2例。最近一次随访,MSTS93功能评分显示抗感染涂层组平均24.6分,无抗感染涂层组平均19.5分。随访期内抗感染涂层组未见假体聚乙烯套表层骨水泥脱落现象。[结论]采用聚乙烯套钻孔并涂布抗生素骨水泥于定制股骨远端肿瘤假体表面的技术能有效控制肿瘤假体重建后感染,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