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9篇
  2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背景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前膜的牵引可引起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改变及视力下降,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疾病的预后. 目的 观察IER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显微结构的改变,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及中心凹锥体外节尖端(COST)线的完整性与视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3-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IERM连续病例5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对侧眼均为正常眼.纳入的患者中男16例,女40例;平均年龄(61.05±6.58)岁.患者双眼均接受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采用黄斑立体程序及高清5线扫描模式进行扫描,记录双眼黄斑厚度地形图中央区(<1 mm直径)、内环区(1~3 mm直径)、外环区(>3~6 mm直径)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及COST线状态,比较双眼黄斑各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中心凹显微结构的差异,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比较IERM患者患眼中COST线完整组与缺失组患者年龄、视力、视网膜厚度的差异. 结果 SD-OCT检查发现IERM患者患眼黄斑中心凹的凹陷变浅或消失,黄斑中央区、内环区和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46±89)、(418±64)、(328±34)μm,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眼相应区域的(250±22)、(319±17)、(279±1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70、9.523、7.769,均P=0.000).黄斑中央区、内环区和外环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视力均呈负相关(r=-0.686、-0.653、-0.417,P<0.05).IERM眼中COST线完整者20例,缺失者36例.与COST线完整组患者比较,COST线缺失组患者年龄大,视力差,黄斑各区厚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9;t=-4.093,P=0.000;t=6.669,P=0.000;t=5.376,P=0.000;t=4.247,P=0.000).56例患者的正常对侧眼均未发现COST线缺失. 结论 IER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和COST线缺失均可反映IERM眼视功能的损害程度,COST线的缺损可能是光感受器损害的早期标志,与视网膜增厚的进展一致,COST线缺损更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82.
83.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等症状。IBS-C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中风煎方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及MMP-9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指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血清MMP-9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5.
叶熊  肖辉 《西部医学》2011,23(11):2146-2147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在老年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CA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间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PA的差别,并分析PA与CRP、白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 PA与CRP,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老年CAP患者急性感染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用于判断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86.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医疗需要,对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类剂型前,采用传统经验技术,对中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及特殊加工处理等不同的炮制方法,调整药物的偏性,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及有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以期适应辩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蜈蚣油外敷治疗输液外渗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输液外渗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给予自制蜈蚣油、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分别湿敷肿胀部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及显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油外敷治疗输液外渗肿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减轻了患者痛苦与护理工作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泰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市报告的确诊麻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330例,报告发病率为0.04~5.22/10万。以3-5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城区4个区报告麻疹病例218例(占全市66.16%),3个市报告例112例(占全市33.84%)。麻疹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06∶1。麻疹发病以本地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等为主,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3.33%。在330例麻疹病例中,MCV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8.79%。结论 为了控制消除麻疹,需要根据我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与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与糖尿病(DM)骨质疏松(OP)的关系。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进行骨密度(BMD)检查、观察股骨胫骨形态学改变,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中和高糖溶液培养成骨细胞(OB)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ONOO-水平的变化。 结果: 高糖溶液培养OB中的iNOS和ONOO-升高;DM大鼠骨中的iNOS和ONOO-升高、BMD降低、骨形态学呈退行性改变。 结论: 骨中iNOS、ONOO-增加可能是糖尿病O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郭庆华  杨勇  李京  陈志辉  肖辉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06-1008
目的探析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院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因素。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7月期间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择取215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将其分为DVT组(53例)与非DVT组(162例),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探析引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组患者平均年龄、BMI指数、手术时间、术后48 h 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VT组,且DVT组中具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较高以及术中失血量≥500 ml的患者显著多于非DVT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相比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更容易发生DVT,患者的年龄较大、体重过重、血脂较高、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500 ml、术后48 h D-Dimer水平高、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均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具有以上情况的患者应尤其警惕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