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呼和浩特慢性地方性砷中毒地区地下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慢性地方性砷中毒地下水水质特征。方法 分别于1998年11月和1999年4月采集呼和浩特慢性地方性砷中毒地区地下水样 74份进行水质分析,并对富砷(As≥50μg/L)和非富砷(As<50μg/L)水各指标中位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富砷地下水Na+(163.0 mg/L)、HCO3-(605.0mg/L)、溶解性有机碳(DOC,8.67 mg/L)、总Fe(0.61mg/L)、Mn2+(0.058mg/L)、总P(0.82mg/L)、B3+(0.44 mg/L)、Al3+(11 mg/L)和Ph2+(0.1 mg/L)含量均高于非富砷水(P<001),溶解氧(DO,00 mg/L)、电位(Eh,39 mV)和Se4+(<0.5 mg/L)含量低于非富砷水(P<0.01)。结论 改水降氟应考虑砷与其他元素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收治45例四肢血管损伤,除2例后遗缺血性肌挛缩,2例截肢外,其余肢体循环及功能良好。体会是:①早期正确诊断,特别是闭合性血管损伤,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可作Doppler超声波,动脉造影或手术探查。②早期修复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用血管重建成功率明显提高。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个重要条件,必须认真处理好合并伤和深筋膜切开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维持骨折复位的应用。[方法]2008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T2)、术后3个月T2)、术后3个月后1年(T2术后1年(T2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2,P<0.05)。在T1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2,P<0.05)。在T1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3期间两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在T2时期、T3时期A组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值(分)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有内侧支撑者,能更好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胸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平扫以囊性低密度为主,可见索条状分隔影,无钙化;增强扫描,囊状低密度区无强化,索条状分隔影呈轻度强化,可见血管影穿行于瘤体内。(2)胸腺类癌3例,平扫瘤体密度不均匀,内部见小囊状低密度区,无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囊状区未见强化,瘤内均可见多发细条状血管影。(3)胸腺鳞癌6例,平扫瘤体密度不均匀,均见囊性低密度区,2例瘤内见斑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囊状区无强化,2例瘤内见细条状血管影。结论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术前极易误诊,CT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受侵范围,有助于判断手术的可切除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心理状况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83例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683例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9例3个月后获得回访,其中手术治疗组261例,非手术治疗组348例。手术治疗组3个月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3个月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因子评分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心理状况总体较差,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手术治疗者术后早期心理状况好于非手术治疗者。  相似文献   
36.
目的检测载万古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复合硫酸钙人工骨,延长万古霉素释放时间及其抑菌作用。方法分别制备相同载万古霉素量的Van-MSNs-CaSO4和Van-CaSO4颗粒,按0.1 g/mL比例浸泡于PBS溶液中,37℃恒温浸提,按不同时间点取浸提液,全量和半量更换新鲜PBS溶液,分别检测两种颗粒浸提液中的万古霉素含量,并取浸提液行抑菌试验,测量抑菌环大小,比较两种载药颗粒的持续释药时间及相同时间点浸提液的抑菌能力。结果全量更换PBS组Van-MSNs-CaSO4的释药时间为4 d,Van-CaSO4的释药时间为2 d;半量更换PBS组释药时间达35 d,Van-CaSO4的释药时间为14 d。抑菌环直径检测释出药物有抑菌作用。结论 Van-MSNs-CaSO4复合材料较Van-CaSO4可以明显延长万古霉素释放时间并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0病例。术后X线片,按是否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分为重建组(50例)和非重建组(20例)。重建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7.8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4例。其中三部分骨折1例、四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未重建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6~90岁,平均年龄72.2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3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T1)、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时(T2)摄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并计算T1~T2期间高度变化及内翻角度;功能锻炼后按Neer百分法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发生并发症:重建组Neer四部分骨折1例予内侧植骨患者发生螺钉穿出,术后3月取出螺钉。未重建组:内翻畸形、近端退钉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螺钉穿出1例(Neer三部分骨折),肩峰撞击综合征2例(Neer二部分骨折),延迟愈合1例(Neer四部分骨折),肱骨头坏死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2例内翻畸形、近端退钉患者予早期二次手术重新内固定,螺钉穿出1例及2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予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2例肱骨头坏死患者予人工关节置换术。两组间年龄(P=0.088)、骨折类型(P=0.080)和植骨(P=0.564)在本课题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按独立样本检验(P=0.008),卡方检验(X~2=3.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肩关节Neer百分法评分、术后肱骨头丢失高度、内翻角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还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肩关节功能满意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低级别中心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中心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肿瘤位于股骨3例,胫骨、腓骨及肱骨各1例.X线或CT表现,单纯骨质硬化1例,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粗大骨小梁1例,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纤细骨小梁1例,骨质硬化与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存1例,2例骨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3例存在骨膜反应.MRI表现,4例均有骨皮质突破、骨髓腔受侵及瘤周水肿,3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均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低级别中心型骨肉瘤是骨肉瘤较罕见的一种亚型,较易误诊,X线与MRI结合对该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12例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原发性淋巴瘤中,位于髂骨10例,耻骨及骶骨各1例。X线及CT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混合性骨质破坏4例,常合并较大软组织肿块,骶髂关节受侵犯2例,髋关节受侵犯7例;MRI检查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6例,稍高信号1例,低信号4例,T2WI主要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骨盆是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其X线、CT表现多样,MRI信号复杂,需与多种恶性骨肿瘤鉴别,充分结合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0.
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急诊骨折的17%~[1],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500~[2]。尤其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桡骨远端干骺端骨皮质质量更差,骨折常呈粉碎性,造成桡骨远端短缩、掌侧或者背侧移位、关节面残留台阶或者间隙。上述畸形会导致腕关节畸形、疼痛、无力、僵直和功能障碍,也可以导致腕关节不稳等各种情况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