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534篇
预防医学   35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3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更好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对21例胸椎结核导致椎柱不稳的患者,应用病灶清除,哈氏棒内固定,椎间及椎板植骨的手术方法。本组平均33.2岁。胸7椎体6例,胸8椎体8例,胸10椎体7例,椎体压缩〈1/2椎体高度13例,〉1/2椎体高度8例,并不全瘫14例。手术中先行病灶清除,然后哈氏棒内固一,撑开后再次清除病灶,取肋骨和髂骨行椎间及椎板上植骨。术后化疗12~15月。结  相似文献   
42.
目的报告濮阳市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濮阳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分离株S、M、L片段分子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分析流行病学特点, 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 提取SFTSV核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构建多重PCR法对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 利用二代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DNAStar、MEGA11等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 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14 d内均无旅居史, 有野外作业史, 无蜱虫叮咬史;血液样本检测SFTSV核酸阳性;SFTSV基因型为E型, 其S、M、L片段基因均为E型, 与GenBank中已知的SFTSV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8%~99.9%、94.0%~99.8%、95.7%~99.7%。结论该患者确诊为濮阳市首例SFTSV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与河南近年来分离株基因分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3.
双指背动脉蒂翼形皮瓣修复指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87年开始应用带双指动脉蒂翼形皮瓣修复指蹼,外形良好,减少了感染坏死的发生,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4例,44个指蹼。男性18例,女性6例,10指蹼。年龄4~32岁,平均78岁。原因:烧伤后瘢痕21例,38指蹼。炸伤2例,3指蹼。先天...  相似文献   
44.
幕上脑出血的早期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幕上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预后。方法观察分析病人入院时和发病1个月时的意识水平、肌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死亡率为12.5%,生存者中早期意识正常率为96.7%,肌力正常率上肢为44.0%,下肢为51.6%,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率为39.6%。结论幕上脑出血早期死亡与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相关,早期意识障碍及肌力的恢复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45.
于1996年9月~12月在山东省泰安市某幼儿园的两个班使用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进行了干预试验。所选择两个班41名儿童的平均年龄为5.3~6.5岁,其中39%的儿童血清视黄醇低于0.30mg/L,处于边缘缺乏状态。分为2个组:对照组,不改变日常膳食,平均每日每人摄入193g浅色蔬菜(圆白菜、大白菜、土豆、黄瓜、菜花和白萝卜等)和56g黄绿色蔬菜(菠菜、空心菜、胡萝卜和红心红薯等);试验组,平均每日每人摄入238g黄绿色蔬菜和34g浅色蔬菜。结果表明膳食中黄绿色蔬菜对改善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A营养有重要影响,且安全、廉价。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对脑血管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病程及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老年糖尿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糖尿病10年以上组和血糖>7.8mmol/L组血流速度增高,提示脑动脉硬化狭窄,以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最为敏感,以大脑中动脉最为突出,但多普勒频谱图形异常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糖尿病人脑血管病变的程度与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有关,提示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核蛋白调控白蛋白"持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对目的基因转录的作用。方法:分别从小鼠肝癌细胞、肝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提取核蛋白组分,用于体外启动白蛋白增强子/启动子的转录作用。结果:发现某些肝癌细胞和肝细胞核蛋白组分具有明显的转录作用,而细胞浆蛋白和其他肿瘤核蛋白组分没有转录作用,将同一肝癌细胞某些核蛋白组分合并可使转录活性增强。结论:本研究在基因转录调控水平部分解释了应用白蛋白增强子/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于肝癌细胞中特异表达的机理。  相似文献   
48.
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先采用注射剂尼麦角林 8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10d为 1疗程。以后改为口服尼麦角林片 ,每次 10mg ,ti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2组均观察 1个月以上。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0 0 0 1)。结论 :尼麦角林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病例】男,76岁。因左下肢疼痛在外院行左侧坐骨神经局部封闭注射,封闭用药为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后局部出现轻度疼痛.可以忍受;第2天再次注射后半小时注射局部疼痛加重,呈胀裂样剧痛,注射部位迅速肿胀.范围扩大至整个左侧臀部及大腿上部.体温为38.9℃,当天行切开引流清创术,术后应用甲硝唑及第  相似文献   
50.
病例:张某,男,43岁,1999-8-11日初诊:一个月前去南方经商,因商事不利而郁闷,加之北方人不耐湿热而中暑,无体气史。主诉:身热、多汗而臭。头部前额及颞部,胸胁、腋下、腹股沟,阴囊等处汗多臭味明显,汗出身热不退,感觉身体沉重倦怠乏力,脘闷腹胀、烦躁,口腔有热臭气、口内粘滞不爽,头部昏胀如裹巾,口干不渴,饮食减少,小便短涩,虽冷饮空调汗仍不止,身热不解,沐浴之后身热不退,臭汗不减,病情日重,自感臭汗难闻,特来求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