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完全闭塞是指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此类患者多发生突然死亡,所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很少见。文献报道其检出率占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的0.04%-0.43%。1998--2006年我们对收治的6例LMCA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在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占同期CABG的0.36%,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AO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对11例CAOA患者进行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血流方向、性质、时相和速度,观察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5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疑诊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1例,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2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发出1例.其中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卵圆孔未闭1例,二尖瓣前叶夹层动脉瘤形成伴破裂1例,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超声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手术结果符合.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提供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血流状态等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 (myocardial contrastechocardiography,MCE)技术评价硝酸甘油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的价值。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和硝酸甘油组 ,缺血再灌注组不给予任何药物 ,保持基础状态 ,单纯给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180 min,再灌注 12 0 min,在持续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行心肌声学造影 ,硝酸甘油组 ,用微量静脉泵以 2μg/(kg· min)速度静滴硝酸甘油 1h,2 4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其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组。于左室乳头肌水平测定正常灌注区与缺血低灌注区心肌视频密度时间 -强度曲线参数 ,及缺血和再灌注阶段左室壁造影剂显影缺损区 (分别代表心肌危险区面积和坏死区面积 ) ,并与伊文思蓝及红四氮唑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心肌组织染色结果对照。结果 心肌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中 ,两组缺血低灌注区峰值强度 ,时间 -强度曲线下面积 ,比正常灌注区明显减低 ,峰值减半时间比正常灌注区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低灌注区与正常灌注区心肌视频密度时间 -强度曲线参数比值较硝酸甘油组降低更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MCE所测定的心肌坏死区面积与危险区面积之比与伊文思蓝及 TTC心肌组织染色结果成正相关。硝酸甘油可使心肌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采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定量评价蛋白激酶C(protem kinase C,PKC)在硝酸甘油诱导顿抑心肌延迟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成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56例成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均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其中双叶瓣125例,单叶瓣31例.13例行瓣膜侧倾缝合,6例行主动脉瓣瓣环加宽.结果存活151例,死亡7例,死亡率4.48%.结论对主动脉瓣膜行人工机械瓣瓣膜置换手术术前充分估计瓣环大小,术中良好的灌注、心肌保护、选择合适瓣膜和恰当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常温沁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冷停跳手术患者冠脉血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与冷停跳组,每组18例。不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15分钟、体外循环停止时、机停后30、60分钟采血。冷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主动脉阻断时、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0、60分钟采  相似文献   
67.
成人先天性冠状动静脉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静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与心脏各腔或其属支间存在的异常交通 ,临床少见 [1 ] 。本文通过 1977年 10月~ 1998年 11月手术治疗的 6例病人进行分析 ,对其治疗特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女各 3例 ,年龄 14~ 48岁。 1例无自觉症状 ,5例有心悸、气短及呼吸道症状。心脏杂音位于胸骨左缘2~ 4肋间 , ~ 级 ,3例为连续性杂音 ,3例为收缩期杂音 ,其中 1例心尖部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均无明显脉压差增大及周围血管征。ECG:3例为左室大 ,1例为双室大 ,1例为正常心电图 ,1例有室性早搏。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静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16例,均为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远端通畅不良或管腔闭塞无法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而行非体外循环下选择性冠状静脉搭桥。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情况、心电图ST改变、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后ST段的恢复率96.88%(15/16),心绞痛分级好转率为100%(16/16),相应节段心肌核素放射性分布改善率100%(16/16),室壁运动术后第10天的好转率为50%(8/16),术后3个月好转率为87.5%(14/16)。结论 选择性冠状静脉搭桥能改善相应节段心肌的血流灌注和室壁运动。  相似文献   
69.
观察了29例行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中脂质过氧化反应、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别嘌呤醇的作用。结果:术中心肺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加,同时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术前口服别嘌呤醇可有效地抑制术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提示:黄嘌呤氧化酶途径是体外循环术中氧自由基产生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0.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