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91.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5例做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岁,男性9例,女性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6cm×5cm×4.5cm,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切面呈灰褐色。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状、条索状、小梁状或实性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核仁清楚。细胞质丰富,呈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14例均弥漫表达抗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和CgA少数细胞呈散在阳性,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为阴性。14例中6例于术后8~18个月内复发,4例发生肝脏、肺等远处转移。14例患者术后均死于肿瘤,存活时间13~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在细胞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方面均与胰腺导管细胞肿瘤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不同。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探讨稳定及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差异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的尸检冠状动脉完整剥离后固定、脱钙、连续取材并常规切片及HE染色,按有无脂质中心及其大小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 斑块无或仅有较小的脂质中心) 及不稳定斑块( 脂质中心超过斑块的40 % )。选取2 种斑块各163 个,用CD68 、肌动蛋白、UCHL- 1 抗体分别对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2 种斑块纤维帽中的3 种细胞进行定量。结果 不稳定斑块纤维帽中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9.6% 和32.5% ,稳定斑块分别为18.3% 和7.2 %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而平滑肌细胞在稳定斑块纤维帽中的面积百分比明显大于不稳定斑块,分别为68.4 % 和21 .8%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 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不仅脂质中心大小不同,其纤维帽中炎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数量也不同,粥样坏死中心越大,其表面纤维帽中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就越多,而平滑肌细胞则越少。脂质中心大小和纤维帽中炎细胞数量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探讨典型腺样囊性癌(AdCC)伴中分化腺癌(MDA)或低分化癌(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相关情况.方法 收集5例典型AdCC伴MDA或PDC成分的病例,并抽取同期6例实性型AdCC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结果5例AdCC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48~60岁,平均54岁.2例位于腭部,1例位于口底,1例位...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鼠模型的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规律。方法 将人PC 3m前列腺癌块移植于 48只Balb/C雄性裸鼠皮下 ,选用鱼精蛋白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随机将荷瘤裸鼠分成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 ,各组依据治疗和观察的不同时间段再分为A、B两个亚组。计算机辅助测定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和超声造影血流信号象素网格数 ,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对照分析。结果 在A组中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的血流信号平均象素网格数分别为 1.44、2 .13、5 .75 (P <0 .0 1)。结论 多普勒超声能有效地显示血管生成抑制剂引起的肿瘤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