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629篇
预防医学   31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20篇
  7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15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不明发热(FUO)是内科临床的疑难病症。FUO的定义虽不尽统一,但目前仍多遵循如下标准:发热3周以上、3次体温超过38.3℃和住院1周以上仍未能确诊者。本文按上述标准就1997-07以来收住我科的74例资料完整的FUO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分析。以从中吸取经验,拓宽临床医师的诊断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32.
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对224株肠球菌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与意大利Aventis公司生产的替考拉宁和Lilly公司生产的万古霉素进行抗菌效果对比。结果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较好,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均为4mg/L,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169株粪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1、2mg/L;对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0.5和2mg/L。结论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较好,肠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为76.34%。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低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定义为:"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预防目的无关的反应"[1].我国卫生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将其定义为:"在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2].实际上,凡是药物都存在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也有防范意识,但是,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中药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使用安全,不存在不良反应.而这正是导致人们随意使用中药并造成不良反应和后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纠正中药无毒无害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监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下呼吸道、肺部及胃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 ,测定其药敏 ,为临床治疗VAP提供选药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的痰、下呼吸道分泌物、保护性毛刷刷检物(PSB)、肺泡灌洗液 (BAL)、气囊上滞留物和胃液标本 ,分离菌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 ,药敏检测应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 ,统计软件应用WHONET 5 .1软件。结果 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 5 13株病原菌 ,革兰阴性杆菌 4 16株 ,占总分离菌的 81.1%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居多 ,分别占 31.4 %和 2 5 .7% ,革兰阳性球菌 32株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 ,占 3.5 %。酵母样真菌 6 5株 ,白色念珠菌居多 ,占 5 .1%。胃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 0株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 73株 (6 0 .8% ) ,革兰阳性球菌 15株 (12 .5 % ) ,酵母样真菌 32株 (2 6 .7%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 (AMK)较敏感 ,耐药率为 11.9% ,其次是头孢吡肟 (FEP)、亚胺培南 (IMP)和头孢他啶 (CAZ) ,耐药率分别为 2 3.4 %、2 9.8%和 36 .4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 ,耐药率为 13.8%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80 %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 (MEM)较敏感 ,耐药率分别为 0和 2 .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 (VAN  相似文献   
35.
鼻息肉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鼻息肉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并探讨相关基因在鼻息肉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按微距阵排列的491条免疫相关全长基因制成表达谱芯片。分别抽提4例鼻息肉组织和下鼻甲组织的总RNA,逆转录成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一链,并分别用cy5和cy3标记制备成杂交探针,混合后在2张免疫相关基因芯片上进行杂交,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并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免疫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7条,其中上调基因45条,下调基因42条;2张芯片共存的差异基因15条,其中上调基因5条,下调基因10条。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黏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免疫信号传导分子,还包括一些补体分子及其受体、免疫转录调节分子、天然免疫分子和神经免疫相关基因。结论鼻息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鼻息肉免疫学发病机理提供了线索和理论依据,其中IL-17可能在鼻息肉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天然免疫和免疫信号传导分子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YAG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观察YAG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泪道阻塞47例(54眼)应用YAG泪道激光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4眼中有效51眼,无效3眼,有效率94.44%。结论 YAG泪道激光具有面部不留瘢痕,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等多种胃肠道症状。该菌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现,并且是比利时、丹麦等欧洲国家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已列入多国出入境检疫的常规项目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属于自限性疾病,除引起人类非特异性腹泻以外,亦侵袭到肠系膜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还可累及肠外多器官系统,造成如结节性红斑、活动性关节炎、肝脓肿、败血症、心肌炎等疾患。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儿科学核心期刊载文情况,为提高其编辑出版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4种儿科核心期刊的载文量、出版时滞、基金论文比例及引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这4种期刊载文量均高于中文科技期刊载文平均值.结论 建议今后4种期刊缩短论文出版时滞,增加载文量,减少无引文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39.
规范化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各55例。对管理组患儿家长和学龄患儿进行哮喘及其药物基本知识教育,根据病情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定期随诊,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发作期治疗。观察1年,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管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管理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治疗费用较观察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肺功能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当前与上皮性卵巢癌有关的IGF及其受体、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的表达及功能。IGF-1和-2及IGF-1R在多数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IGF-1和大部分IGF-2与IGF-1R结合,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表型转化。IGF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共同调节血清及组织中IGF-1和-2的含量。IGF-1R已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新的靶点。深入研究这个复杂调控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对了解正常卵巢表面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