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调查研究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6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均分成存在危险因素的观察组与正常因素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屏气指数(BHI)为(0.56±0.17)与对照组的(1.33±0.32)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存在血管危险因素时脑血管储备功能便会下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习惯对患者的血管储备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应对其产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2.
王金成  郭晓霞  武嫣斐 《光明中医》2013,28(9):1796-1798
姜良铎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近50年,在发热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内科疑难病证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显著,素以解决疑难病证著称。笔者有幸侍诊学习,收益匪浅。现将其诊治外感热病经验撷要如下。  相似文献   
43.
在游离骨移植中,自体骨移植的融合效果最好,但其存在供骨区的损伤如另做切口、疼痛、感染以及取骨量的限制和供骨区解剖学形态的改变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实验进行复合自体红骨髓和骨髓基质细胞的冻干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4.
45.
骨延长速度对成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延长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到目前为止仍有好多问题尚未明确.延长速度是影响骨延长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会有助于对骨延长过程的理解.目的:观察延长速度对骨延长成骨作用的影响. 方法:在大鼠左侧股骨中部截骨后,安装单边外固定架予以固定.从术后第7天开始,对2组动物分别进行为期2周速度为0.5 mm/d或1 mm/d的骨延长.于术后第21天将动物处死获得标本,采用影像学、骨密度测定、延长部类骨组织硬度测定及组织学评价来定性、定量检测新生骨组织.结果与结论:术后第21天,1 mm/d延长组大鼠的骨密度和类骨组织硬度虽高于0.5 mm/d延长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织学表现上,0.5 mm/d延长组中见到螺旋状排列的纤维束.但在1 mm/d延长组中则基本消失,变为近似直行的纤维柬.两组均末见到骨不连或过早骨化等并发症.提示采用1 mm/d的延长速度.会加快骨延长,缩短治疗时间,不会影响成骨过程而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46.
带蒂肌瓣包裹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制备带血运并具有新骨组织形成的,来源于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的肌骨瓣,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实验组,每只兔左前肢尺桡骨旁肌肉内植入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对照组,右侧相同部位植入单纯异种无机骨,术后2、8、12周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组X线片显示植入物呈松质骨样密度,不随植入时间改变,大体观察见植入后2周植入物与肌肉完全融合,包裹有植入物的带蒂肌瓣的血管清晰可见,将此包裹有植入物的带蒂肌瓣游离30分钟后,植入物仍然与周围组织色泽相同,无缺血坏死改变,组织学观察植入后2、8、12周显示植入部位肌肉组织与植入物相连接,但实验组植入后2周,血管进入复合物中,无新骨形成,8周,异种无机骨边缘有较少的新骨形成征象;12周,新骨组织形成明显增多,成骨细胞位于骨的边缘,周围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血管和骨基质丰富,骨细胞包绕在骨陷窝中,偶尔可见骨髓腔,对照组直至12周,异种无机骨孔隙间仅有带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无新骨形成,结论 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植入肌肉内12周可预制成具有血运的、有新骨形成的肌骨瓣。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支架材料构建人工骺板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获得骺板软骨细胞,加入0.3% Ⅰ型胶原酸性溶液、1 000 U·mL-1凝血酶溶液及20 g·L-1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混匀,成为胶冻样软骨组织培养物。定期取培养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新制成的以胶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为支架材料的软骨细胞培养物呈浅粉红色胶冻样 ,细胞均匀分布于其中。培养3 d后悬浮物呈乳白色,透光度降低。逐渐缩小至直径约7 mm大小,硬度逐渐增加。HE染色见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软骨细胞培养物有一定层次感,但没有象骺板样排列成柱状。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胞体周围有丰富的软骨基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Ⅱ型胶原阳性细胞。结论:利用混合支架构建的人工骺板软骨在大小及可塑性等方面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8.
王金成  史晓燕 《光明中医》2009,24(5):931-932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法现有两种观点,一是凉血止血法;一是活血化瘀法.前者理论基础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属正治之法.后者理论基础是"离经之血便是瘀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从出血角度看,属反治之法.对于近乎相反的两种治法,中医工作者备感困惑,无所适从.笔者现从理论层面作一探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9.
本文应用钼酸铵与甘露醇作用产生旋光性,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实验表明,甘露醇浓度在0.20 mg/ml~7mg/ml范围内与旋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138+0.2826C,r=0.99997,平均回收率99.56%,相对标准偏差0.28%.  相似文献   
50.
王金成 《河北医学》1996,2(5):490-490
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067600)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王金成我院自1988年3月~1992年2月应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原发性NS2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5例,其中Ⅰ型10例,Ⅱ型5例,女9例,其中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