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09年1月7日,我们收治了1例尿毒症并大量腹水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患尿毒症行血液透析4年,大量腹水2年.因腹胀、胸闷、心悸、咳嗽、咳痰于2009年1月7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抑制作用及对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阵发性AF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螺内酯20 mg/d,对照组(48例)不予螺内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AF发作情况、左房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应用螺内酯12个月后Ald水平较前明显降低(5.30 ng/dl vs 7.70 ng/dl,P<0.01),AF发作次数及AF负荷明显减少,左房内径、左房最大容积、左房最小容积及左房收缩期前容积均减小,左房射血分数增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抑制阵发性AF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减少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3.
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前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霞 《中国药业》2010,19(7):73-7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的最佳有效剂量。方法将90例停经8周以内、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产妇,按阴道内置药的剂量不同分为3组,即200μg组、400μg组、600μg组,观察各组有效宫颈扩张度、术中出血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有效宫颈扩展强度比率,400μg组(93.33%)及600μg组(96.67%)显著高于200μg组(30.00%),但400μg组与600μg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200μg组为18.67mL,400μg组为16.58mL,600μg组为16.45mL,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μg组为0,600μg组为16.67%,400μg组为6.67%,600μg组明显高于400μg组。结论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可作为人工流产术前软化、松弛、扩张宫颈的最佳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54.
观察为期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球上跪姿抬臂)对非运动员女大学生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利用芬兰产的POLAR S810i遥测心率表作为工具,测量比较了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18名非运动员女大学生(实验组10人,对照组8人)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经过四周锻炼,实验组的10名受试者均能在瑞士球上维持跪姿抬臂标准姿势5 min.实验组的SD、RMSSD以及HF都出现了显著性增加(P<0.05);而心率则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可降低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提示该训练方法对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可能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55.
我院2001~2009年共收治52例腮腺肿瘤患者,于术前及术后实施了有效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25~72岁,平均(54.0±1.2)岁。48例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肿瘤直径均小于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抛币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对照组优质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重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障康复效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相似文献   
57.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介绍疾病本质的课程。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病理学教学改革有益于医学教育创新,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中国病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本文就目前国内病理学教学改革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比较非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在宫颈癌术后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中的差异,探讨BMS-IMRT治疗计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在医师工作站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CTV),CTV 均匀外扩1 cm 生成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PTV),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等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利用Monaco 5.11计划系统设计IMRT和BMS-IMRT两种治疗计划,PTV 95%体积要求达到处方剂量50 Gy,比较靶区各项指标及OAR体积剂量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靶区平均剂量提高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治疗计划的通过率下降,其中绝对剂量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466±0.150)% vs (99.750±0.175)%,t=3.576,P=0.016]。BMS-IMRT治疗计划中骨髓的V10、V20、V30、V40分别比IMRT下降1.99%、10.30%、13.79%、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计划小肠V45和V30、膀胱V40、直肠V40和V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BMS-IMRT和IMRT计划剂量差别不明显,BSM-IMRT可降低骨髓剂量受照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对3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E、IL-4;FI2细胞株,生物学方法测定IL-2;IL-6依赖细胞株7TD1,掺入法测定IL-6;用抗人CD23的McAb测定CD23。为研究T细胞、细胞因子对哮喘IgE生成调节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发作期IgE、IL-2、IL-4、CD23、CD8~+、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及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期IgE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CD4/CD8比值,CD23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D23、CD4、IL-6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IgE合成增加是哮喘发作的关键,T细胞对日细胞合成IgE的调节是通过细胞因子实现的,细胞因子又参与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