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391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2篇
  5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91.
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通耳窍汤,对照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消炎药,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耳,有效9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92.9%。对照组45耳,显效18耳,有效16耳,无效11耳,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耳窍汤及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2.
梁苗苗  林强  王洋 《护理学杂志》2011,26(21):88-90
目的 探讨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对我国护理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07~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和载文量共6项指标为依据,赋于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并作归一化处理后综合评价2006~2009年11种护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果 2006~...  相似文献   
93.
王洋 《河北医学》2011,17(1):120-123
小儿脉管性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血管瘤是脉管性疾病中的一种。1982年Mulliken[1]等提出了细胞生物学分类标准,即将血管瘤分为二大类:血管畸形和血管瘤。小儿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柴胡挥发油透皮贴剂对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柴胡挥发油透皮贴剂对细菌和酵母菌引起的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 方法 复制肺炎链球菌野生株I型及酵母菌致家兔发热模型,比较柴胡挥发油透皮贴剂与柴胡注射液的解热作用. 结果 柴胡挥发油透皮贴剂和柴胡注射液对酵母菌和细菌引起家兔的感染性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贴剂较注射液作用时间长,效果佳. 结论 柴胡挥发油透皮贴剂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5.
背景与目的缺氧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但缺氧与CCR7的关系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缺氧对人肺癌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7(Chemokine receptor7)表达及其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分别置于常氧(37℃,5%CO2,21%O2)和低氧(37℃,5%CO2,1%O2)条件下培养4h、12h、24h,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对CCR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CCR7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常氧及缺氧状态下A549细胞CCR7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此外,不同时间点的常氧组与缺氧组CCR7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组侵袭细胞数与常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6,P<0.01),加入CCR7抗体后细胞侵袭力降低(t=0.09,P<0.01)。结论缺氧可显著上调A549细胞CCR7表达及其侵袭能力,其侵袭力的增加可能与CCR7表达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
背景与目的:间变型节细胞胶质瘤非常少见,恶变总是发生在胶质成分。目前已有少量病例显示神经元成分的恶性转化。本文报道一例原发瘤为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术后8个月复发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例。方法:观察并分析原发瘤和复发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文献讨论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转变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可能机制。结果:患儿8岁。镜下见第一次切除的左颞叶肿瘤: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密集分布。细胞较小,核染色较深,部分瘤细胞呈小片状,细胞稍大,核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质淡。肿瘤组织中另可见散在或聚集向神经元分化的不同阶段的肿瘤细胞。细胞较大,有明显淡红染的胞浆,胞核空泡状,有核仁。有的似分化较成熟的节细胞。网状染色见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FAP灶性(+)、NSE(+)、S100(+)、Nestin(+)、VIM(+)、Des(+)。似神经元分化的大细胞则有NSE和S-100的阳性表达。病理诊断:伴有纤维增生的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术后8个月左颞部复发肿瘤中除了仍见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外,另见小或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密集排列,瘤细胞更异型,核分裂多见。未见较成熟分化的细胞。免疫组化显示:GFAP灶性(+)、S100(+)、NFP(+)、Neuronal class III beta-tubulin(+)。提示肿瘤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成分双向分化。病理诊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结论:节细胞胶质瘤可以出现胶质和神经成分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97.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患者均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mg,直到病情进展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服药1个月后33例患者CR3例(9.09%),PR21例(63.6%),SD8例(24,2%),PD1例(3.03%)。有效率(RR)为72.7%,疾病控制率(DCR)为96.9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9.9个月。疗效以不抽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19个月,6例〉14个月,1年生存率27.3%。13例生存时间〉9个月,8例〉6个月,3倒〉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胸面部丘疹及色素沉着和轻微的消化道反应。结论: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进一步的疗效和应用范围以及安全性有待更深入地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98.
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IRT)试验,解析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内分泌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 588例进行OGTT和IRT检测。以血浆葡萄糖5.6、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切点,7.8、11.1mmol/L为餐后血糖切点,分析患者分布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 h 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不同切点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3097例。其中FPG≥7.0mmol/L者2654例,单独检测2hPG漏诊62例,占2.33%;单独检测1hPG仅漏诊18例,占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G≥11.1 mmol/L者中FPG〈7.0 mmol/L的占14.60%(443/3 035);1 h PG≥11.1mmol/L者中FPG〈7.0mmol/L的占14.00%(429/3065),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P=0.503)。FPG和餐后2hPG均正常202例〔但其中113例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分泌延迟,占55.94%〕,其余289例为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在1 hPG≥11.1 mmol/L且2 h PG〈11.1 mmol/L的291例中,54例FPG≥7.0mmol/L经复查诊断为糖尿病,另有125例餐后30 min血糖≥11.1 mmol/L者的HOMA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FPG5.6~6.1mmol/L而2 h PG≥11.1mmol/L的糖尿病患者接近。结论1 h PG与FPG的一致性不比2 h PG差,且更敏感,提示1 h PG同2 h PG一样,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餐后血糖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联用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为郁症(肝气郁结型),用丹栀逍遥散联用氟西汀治疗20—30mg/d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氟西订40—80mg/d治疗。共治疗8周为1个疗程。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8周用量表评分,总体印象量表(CGI)观察两组疗效,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HAMD评分及CGI—SI评分两组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联用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且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优选丹参药材提取方法,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18柱,乙腈-0.35%冰醋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并结合图谱,综合考察甲醇-50%甲醇、95%乙醇-水两套溶剂系统提取丹参药材的效果。结果:以甲醇超声提取1次,40min,再用50%甲醇超声提取1次,40min,提取方法简便,分离度良好。结论:此方法可作为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