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山(字青主)所著,其中立论与用方较前人多有发挥,在妇科病的辨治上独树一帜,为后世临床医家所推崇.全书调经篇方剂共15首,其中13方用到白芍,约占到87%.  相似文献   
142.
从先兆流产的发病情况、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3.
乳腺癌根据内在基因表达分为管腔上皮A(Luminal A)型、管腔上皮B(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4种分子分型。本文通过对近10年关于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中医证候、体质相关性的研究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临床特点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医证候特点存在差异,其中,Luminal型乳腺癌侧重肝郁气滞、冲任失调,HER-2阳性型乳腺癌侧重风挟痰瘀流窜经络,三阴性乳腺癌侧重痰瘀毒胶结经络。因此,在乳腺癌的中医辨治中,应在疏肝健脾这一核心治则基础上,根据不同分子分型的病机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重视平衡气血阴阳,形成乳腺癌辨病-辨型-辨证一体化的中医精准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4.
《燥气总论》由晚清医家陈葆善撰写,是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燥邪证治的专著。该书认为燥邪兼具寒、火、湿三邪致病特点,在发病方式上有直中、伏气之别。外感传变遵循先肺后胃、先气后血再伤络脉的规律,重视运用辛散法治燥邪,尊《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为治燥祖方。书后附有《燥气验案》阐述《燥气总论》未尽细节,为后学提供参考印证。《燥气总论》对外感燥证之理法方药分析论述精辟独到,或能为放射性损伤、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中医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治疗目前多采用西药抗炎止痛,控制血尿酸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控制不佳,反复出现发作。中药方剂能够抗炎止痛,稳定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提高西药临床疗效,但仍缺少循证医学依据。该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常见中药方剂治疗AGA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中药方剂治疗AGA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所有中药方剂治疗AGA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均从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12月1日。使用Stata软件和Review Manager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得到文献44篇,包含患者3 564例。研究结果表明,在降低血尿酸方面,累计概率排序结果显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87.60%)疗效最佳;在缓解关节疼痛方面,当归拈痛汤(92.00%)和桂枝芍药知母汤(82.30%)疗效较佳。在改善血沉(ESR)方面,四妙丸(87.00%)改善AGA患者ESR水平优于其他药物治疗。在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四妙丸(76.00%)和白虎加桂枝汤(66.10%)表现较佳。在安全性方面,除基础治疗组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生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最低,当归拈痛汤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可能性最高。聚集分析结果显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及四妙丸的疗效较好及安全性较高。结论 该研究表明,中药方剂能够治疗AGA,提高西药临床疗效。对于AGA患者,临床医生可以优先选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四妙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