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24篇
  免费   13523篇
  国内免费   4536篇
耳鼻咽喉   692篇
儿科学   1564篇
妇产科学   858篇
基础医学   6517篇
口腔科学   1505篇
临床医学   17470篇
内科学   9579篇
皮肤病学   1354篇
神经病学   2852篇
特种医学   4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7篇
外科学   9588篇
综合类   35963篇
预防医学   16266篇
眼科学   1334篇
药学   13359篇
  170篇
中国医学   14528篇
肿瘤学   6052篇
  2024年   735篇
  2023年   3175篇
  2022年   3506篇
  2021年   3172篇
  2020年   3648篇
  2019年   3830篇
  2018年   3569篇
  2017年   1752篇
  2016年   2827篇
  2015年   3382篇
  2014年   6356篇
  2013年   4949篇
  2012年   6033篇
  2011年   6384篇
  2010年   5999篇
  2009年   5921篇
  2008年   5607篇
  2007年   6328篇
  2006年   5944篇
  2005年   6214篇
  2004年   5723篇
  2003年   4805篇
  2002年   3953篇
  2001年   4036篇
  2000年   4181篇
  1999年   4170篇
  1998年   3584篇
  1997年   3513篇
  1996年   3323篇
  1995年   2864篇
  1994年   2590篇
  1993年   2025篇
  1992年   1753篇
  1991年   1590篇
  1990年   1466篇
  1989年   1236篇
  1988年   654篇
  1987年   620篇
  1986年   525篇
  1985年   493篇
  1984年   369篇
  1983年   315篇
  1982年   304篇
  1981年   254篇
  1980年   166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104篇
  1977年   42篇
  1965年   58篇
  1960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81例81眼,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3例43眼和对照组38例38眼,观察组给予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577 nm激光光凝,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of macula thickness,CMT),分析观察组BCVA和CMT变化值与初始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BCVA、CMT相应改善(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BCVA分别为0.37±0.09、0.44±0.10和0.52±0.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CMT分别为(351.03±41.43)μm、(270.32±40.03)μm和(220.01±32.91)μ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BCVA变化值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治疗前BCVA呈负相关(r=-0.422、-0.410,均为P<0.05);CMT变化值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治疗前CMT呈负相关(r=-0.430、-0.415,均为P<0.05)。结论 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较好,其效果与患者基线BCVA、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例入组患者中26例(34.7%)患者经MRI评估发现新的可疑病灶,20例(26.7%)患者改变了手术方式。高密度乳腺型患者额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密度乳腺型患者(51.6% vs 22.7%,P=0.010)。MRI评估肿瘤大小在低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低估(36.4% vs 12.9%,P=0.024),在高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高估(6.8% vs 29.0%,P=0.010),但两组患者与病理大小一致性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ILC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能够提高额外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而乳腺密度是影响MRI评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轶彦 《家庭育儿》2020,(2):0067-00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户外自主游戏正是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在环境中学习提供了条件。幼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及时把握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深入观察走近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生成相应的学习活动,适时适宜地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5.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B组,各37例。对B组行经眉弓眶上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A组行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肿瘤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FACT-Cog评分高于术前,A组高于B组(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B组[27.03%(10/37)](P<0.05)。结论与经眉弓眶上入路显微镜手术相比,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0.
背景与目的:CD44分子是众多肿瘤细胞的标志分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该研究探讨CD44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采用Tag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497例宫颈癌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个体以及483例NSCLC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个体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CD44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SCLC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和P=0.004);这两个位点基因型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20);其中rs13347位点等位基因C在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风险因素(OR=1.250,95% CI:1.035~1.509),rs81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SCLC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68,95%CI:0.641~0.92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3347C-rs8193T和rs13347T-rs8193C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22);该结果说明单倍型rs13347C-rs8193T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NSCLC发生的风险性因素(OR=1.316,95%CI:1.096~1.579)。结论: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而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NSCL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