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手法肌肉牵拉术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随访及其在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手法肌肉牵拉术治疗组24例和常规推拿治疗组24例,两组患者均在症状缓解期进行腰部功能锻炼,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及半年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应用《腰部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手法牵拉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治疗优良率为79.1%。平均改善指数及改善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法牵拉对慢性腰肌劳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行为疗法对老年单纯性肥胖者肥胖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5例军队老年肥胖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结合行为治疗组(A+B组)和单纯行为疗法组(B组)。治疗前后测定三组体重、腰臀围比、体成分等肥胖指标,并采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肥胖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三组患者减重后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体脂含量及百分比等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减重前有明显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针灸结合行为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单纯针灸组和单纯行为疗法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行为疗法的综合减肥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军队老年肥胖者的肥胖指标和生活质量,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复合高压氧对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止血、脱水、脑保护、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根据病情,早期介入电针及高压氧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筒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复合高压氧对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许多高死亡率疾病的诱发因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目前针对慢性便秘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故需寻找一种便捷、经济、有效的方法。运动在慢性便秘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运动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而有研究表明便秘后发生的肠道菌群紊乱使肠腔内菌群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抑制肠道运动,加速慢性便秘的发展,提示运动、菌群与便秘三者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运动对便秘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在便秘中的调控机制和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此探索运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善慢性便秘的可能性,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SET结合ESWT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ESWT治疗,疗程3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及肩关节ROM测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和肩关节ROM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VAS评分和肩关节RO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WT治疗基础上结合SET可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初步了解高湿环境下驻训官兵患病的主要中医症状分布情况.方法 首先组织专家编制高湿环境下官兵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采用HTC-2型数字温湿度计测量部队驻地湿度,选择驻四川省什邡市的3个部队为调查对象,在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调查部队官兵自行填写调查问卷.累计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结果 部队驻地湿度分别为92.3%、85.7%、81.1%.近2 w内,调查官兵的湿伤肺发生率为72.5%,湿伤脾胃发生率为61.2%,湿伤肌肤发生率为69.0%,湿痹关节发生率为50.6%.来自北方的官兵湿伤肺发生率为81.8%,高于来自南方的官兵(χ2=3.771,P<0.05).发生率前5位湿伤肺中医症状为咽痒、鼻塞、咳嗽、流涕、胸闷;发生率前5位湿伤脾胃中医症状为食欲减少、腹胀、嗳气(反酸)、腹痛、肠鸣;发生率前5位湿伤肌肤中医症状为皮肤瘙痒、脚湿气、粉刺、湿疮、风疹块;发生率前5位湿痹关节中医症状为腰膝酸痛、颈痛、关节痛、四肢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高湿环境下,官兵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系疾病,来自北方的官兵湿伤肺发生率高于来自南方的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