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患者 男,40岁.发现右手示指、小指掌指关节水平慢性肿块6个月,右肘关节外侧肿块1个月,既往曾有肛周脓肿切开引流病史,至今创面未愈合.病程中有低热、倦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查体体温37.0℃—38.0℃,偶有寒战.局部检查:右示指掌指关节水平半球状肿块,4cm×3cm大小,皮肤发红,质软,可触及波动感,压痛明显,掌指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右小指掌指关节肿块,3cm×2cm大小,质韧,活动欠佳,皮色正常,压痛明显.右肱骨外髁处半球状肿块,3cm×2cm大小,压痛,皮肤颜色正常.X线片示双手各骨呈局限性泛发性骨密度增高(死骨)及其周围不明显囊性骨密度减低区,右示指  相似文献   
22.
我们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 3)基因转入肝癌细胞HCC 772 1细胞系,观察上调TIMP 3的表达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而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TIMPs与肿瘤恶性表型的相关性及其在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上的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材料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美国Vector公司产品) ,pMD1 8 TTA克隆载体(日本TaKaLa公司) ,Lipofectimine(美国GIBCOBRL公司产品) ;BALB/Cnu/nu裸鼠2 4只,分为3组,每组8只。二、方法1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基因转染:利用RT PCR法得到TIMP 3全长cDNA ,将TIMP 3cDNA连入pMD1 8 T载体,测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A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carrying the human BMP-2 gene,Ad-BMP-2)在成骨过程中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兔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感染后观察BMP-2、VEGF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及钙结节形成。同时将30μl Ad-BMP-2行裸鼠左后肢肌组织内注射,术后20 d取材,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BMP-2与VEGF体内表达情况。30μlβ半乳糖苷酶腺病毒载体(Adβgal)右后肢肌内注射作为对照。[结果]BMSC被Ad-BMP-2感染后,向成骨细胞分化,上调VEGF的表达。在体内成骨过程中,BMP-2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再生骨组织周围单核细胞表达阳性,VEGF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阳性。[结论]BMP-2和VEGF两者协调一致,互为促进,完成了骨组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测定16例胆囊结石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 Ig A、 Ig M 和 Ig G 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 P< 0001)。而胆色素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4)。3组胆囊胆汁中 Ig A 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4)。结论:胆囊胆汁中免疫蛋白与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关系,其浓度可作为区别正常和成石胆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介绍小儿手部烧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的特殊性。方法 :对 1 988~ 1 993年间治疗的手部烧伤患儿 88例进行分析 ,分早、中、晚期治疗。早期治疗注意防止感染 ,消灭创面 ,中期治疗尽早切除瘢痕 ,防止瘢痕挛缩 ,晚期治疗在切除瘢痕、矫正畸形的同时 ,注意随诊及后期治疗。结果 :随访 43例 ,最长时间 2年 3个月 ,最短 2个半月 ,优良率 88.6%。结论 :小儿手部烧伤由于受瘢痕挛缩和骨骼生长双重因素的影响 ,畸形产生早且重 ,功能障碍也较成人重 ,因此强调治疗的早期性和连续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
以手部为首发症状,双手呈泛发性囊性骨结核在临床上极其罕见,我们曾收治一例本病患者,曾被 多位医师误诊,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发现右手示指、小指掌指关节水平慢性肿块6个月,右肘关节外侧肿块1个月,既 往曾有肛周脓肿切开引流病史,至今创面未愈合.病程中有低热、倦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查体:体温 37.0℃~38.0℃,偶有寒战.局部检查:右示指掌指关节水平半球状肿块,4 cm×3 cm大小,皮肤发红、 质软,可触及波动感,压痛明显,掌指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右小指掌指关节肿块,3 cm×2 cm大小,质 韧,皮肤颜色正常.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的二醇组人参皂苷(panax ginseng diol set)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建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醇组低剂量(25mg·kg^-1)组和二醇组高剂量组(50mg·kg^-1),术后各组分别腹腔注射25mg·kg^-1二醇组人参皂苷、50mg·kg^-1二醇组人参皂苷及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于术后2、4、6、8、12、16、20及24周取右小腿腓肠肌,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细胞直径、肌细胞截面积。结果:随神经损伤时间的延长,腓肠肌湿重逐渐下降,12周内二醇组低剂量和二醇组高剂量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至20周时,二醇组低剂量与对照组间有差异(P〈0.05),二醇组高剂量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损伤4周、8周、16周及20周时,低剂量与高剂量组间有差异(P〈0.05),神经损伤6周及12周时,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肌细胞直径随神经损伤的时间逐渐减小,神经损伤16周内,二醇组低剂量及二醇组高剂量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损伤后20周时,二醇组低剂量和对照组间仍有差异(P〈0.05),神经损伤后2周及4周时,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损伤16周及20周时,两组间有差异(P〈0.05);肌细胞截面积随失神经支配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直至神经损伤后的16周,与肌细胞直径的变化规律相一致,16周内二醇组低剂量与二醇组高剂量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损伤20周,低剂量与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仍有差异(P〈0.05),神经损伤12周内及20周时,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差异(P〈0.05),神经损伤16周时,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发生萎缩,应用二醇组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胆汁成核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胆囊结石病人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胆汁进行观察及检测,以了解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及对照组的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过程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汁中形成CMC,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始终没有CMC的形成;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病人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高于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尤以IgG明显(P<0.001),三组胆汁中Ig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汁中IgG浓度与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呈负相关(r=-0.899,n=25,P<0.001).结论:胆汁中作为促成核因子的IgG浓度升高可使 CMC形成时间缩短,其成核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可促进CMC形成,它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手部滑膜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是发生于软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6%~10%[1]。此瘤多发生于四肢的大关节附近,尤其以下肢最多见,发生于手部则较少见,我们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右手掌肿物4个月入院。4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手掌桡侧有一黄豆粒大小的肿物,并行切除,术后肿物复发,生长速度较快。3个月前,二次行肿物切除,术后肿物又复发。现肿物大小约5cm×4cm,皮色暗紫,肿痛明显。病理报告:纤维瘤样增生,为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格检查:右手掌桡侧可见5cm×4cm大小的肿物,皮色暗紫,肿物…  相似文献   
30.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活性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测定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MMP2、MMP9的活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MP2、MMP9活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中MMP2(分子量62 000)、MMP9(分子量82 000)活性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P<0.01);而两组MMP2(62 000+72 000)、MMP9(82 000+92 000)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转移组及浸润组MMP2(62 000)、MMP9(82 000)活性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及非浸润组(P<0.01).结论:MMP2、MMP9的活性部分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