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21.
“门理论”由Atsushi Sugioka基于Laennec膜解剖结构提出,目前在肝胆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该理论通过定位肝蒂的“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肝蒂的快速、精准、安全的阻断,从而显著提高了肝切除手术的效率,并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由于生理和解剖的个体差异以及临床需求的多元性,经典的"门理论"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提出了“泛门理论”该理论强调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手术需求为导向,灵活设定并贯通“所想所需”的“门”,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的微创解剖性肝切除(MIALR)。该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特别是在处理右侧肝蒂的解剖和手术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和优势。“门理论”为MIALR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外科新技术和新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   
322.
目的探讨胆囊板入路(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MIAL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例, 女6例;年龄为(55±13)岁。42例患者中, 25例术中采用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 设为CPA组;17例术中采用传统入路右肝蒂鞘外解剖法, 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切缘均为阴性。CPA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解剖目标肝蒂时间, 解剖右前肝蒂主干例数及时间, 解剖右后肝蒂主干例数及时间, 肝蒂损伤, 肝组织损伤, 解剖操作空间(大、小)分别为150.00(130.00)min, 100.00(100.0...  相似文献   
323.
糖尿病肾病病因多有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肾虚;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湿邪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根据湿邪在糖尿病肾病中不同的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期进行论治:早期湿热内生,宜化湿清热养阴;中期湿瘀阻络,宜利湿化瘀通络;晚期湿浊泛滥,宜降浊解毒扶正;末期湿毒内聚,宜降浊解毒扶正。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邪正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当根据各期证候特点进一步研究不同化湿药的应用指征、用量及用法,正本清源,动态观察,提升用药精准性,使化湿不伤阴,补虚不滞邪。  相似文献   
324.
目的 分析三维可视化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TLAH)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TLAH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胆管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TLAH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清除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25.
目的 报道1例脐尿管癌患者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TC)方案化疗序贯替雷利珠治疗,分析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61岁男性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应用情况和随访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术前腹部增强CT提示脐尿管癌可能,膀胱镜观察膀胱顶...  相似文献   
326.
笔者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用自拟清源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同时设多烯康对照组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7.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儿科学会(AAP)、家庭医生学会(AAFP)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召集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分组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OME诊断与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这个指南适用于2个月~12岁。伴或不伴发育残疾或具有OME潜在危险的儿童。儿童保健、耳鼻咽喉科学、流行病学、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328.
言语识别阈(SR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蔚  郑芸  王恺  王力红 《华西医学》2005,20(2):378-378
临床工作中,有听力损失的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不会说话、听不清或不能理解别人说话而来就诊的。这部分患者对治疗的要求多是希望能恢复听力及言语交流能力。作为听力学工作者,了解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比仅仅知道其纯音或短声听阈对康复的指导更有意义。因此,在对病人进行听力学评估时.应重视言语测听。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是一种用言语信号作为刺激声来检查受试者的言语听阈和言语识别能力的听力学检查方法。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SRT)测试是其主要的测试项目之一,又称言语接受阈、扬扬格词听阈,即受试者能够正确重复50%扬扬格词时的最小声强值。  相似文献   
329.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胰腺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外科医生开始关注并开展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本研究总结LDPPHR治疗胰头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的相关手术经验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21年8月—2022年8月10例行L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20±18.87)岁。均顺利完成LDPPHR,胰肠吻合方式均为改良Blumgart吻合方式;平均手术时间441.5 (310~5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 (100~300) mL。1例患者术中输注2 U去白悬浮红细胞和400 mL新鲜冷冻血浆,其余患者术中均未输血。A级胰瘘4例、B级胰瘘5例、C级胰瘘1例,均在充分腹腔冲洗以及引流后出院;腹腔出血1例,在手术止血后未再次出血,后顺利出院;胆汁漏1例,在充分引流以及加强营养后出院;胃排空延缓2例,予以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予以肠内营养对症治疗,后拔除营养管出院。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Ⅰ级6例,Ⅱ级3例,Ⅲb级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  相似文献   
330.
目的 探讨合肥市无偿献血全血中发生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合肥地区发生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全血捐献者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献血月份、初再次献血以及献血量、献血地点、献血组织方式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1年合肥市无偿献血全血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发生率为10.46‰,其中发生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占71.89%。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在献血年龄、献血史、采血月份、献血组织方式、献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采血地点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年龄因素后,18岁~22岁、23岁~29岁献血人群不同性别之间DRV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60岁献血人群不同性别DRVR发生率不同(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人群中,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DRVR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血献血过程中要注意献血者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