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乳腺癌抗雌激素耐药基因4(BCAR4)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BCAR4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检验分析BCAR4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BCA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25±0.46 vs. 1.01±0.69,P<0.05);胶质瘤组织BCAR4表达与患者的WHO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根据随访资料绘制胶质瘤患者OS曲线,BCAR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OS为38个月,优于BCAR4高表达患者的19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CAR4表达是影响神经胶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2.651,95%CI:1.516~4.635,P<0.001)。结论 BCAR4表达在胶质瘤中升高,可作为胶质瘤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Gss实心椎弓根钉微创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184医院收治的25例单节段胸腰椎(T11~L3)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采用Gss实心椎弓根固定钉,利用微创技术治疗。记录本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s角,以及Denis疼痛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本组患者凸Cobbs角均无明显丢失。25例患者中,23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Denis疼痛分级,Ⅰ~Ⅱ级疼痛18例,Ⅲ级疼痛7例,无Ⅳ、Ⅴ级疼痛患者。术后切口均无感染及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Gss实心椎弓根钉微创固定技术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强度高、费用低、安全可靠、矫正效果满意等优点,有利于在贫困地区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面瘫患者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济源市中医院2015-04-2017-06收治的124例急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额纹消失、鼻唇沟消失及鼓腮漏气患者相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仅鼓腮漏气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额纹消失、眼睑闭合露白及鼓腮漏气患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人数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电监护仪传感器及SPO2常见故障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5.
46.
Shh在鼠磨牙牙胚发育晚期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信号分子Sonic hedgehog(Shh)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晚期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在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昆明小鼠磨牙牙胚发育晚期(E16.5—P1.5)标本,用原位杂交法分析Shh mRNA在牙胚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Shh mRNA在牙胚发育晚期的前成釉细胞和中间层细胞呈阳性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层表达较弱。结论:在牙胚发育晚期,Shh可能通过自分泌途径和旁分泌途径,参与了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8.
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行紧急髂内动脉造影,对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伴有肝脾破裂者同时行肝脾动脉栓塞。结果:髂内动脉造影显示对比剂血管外溢11例,伴髂内动脉主要分支断流2例,1例仅表现为髂内动脉分支广泛痉挛伴脾下极动脉出血;栓塞后出血均停止,全部患者24h内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除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死亡外,其余都得到有效救治。结论: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是院内急救骨盆骨折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迅速、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9.
王志峰  张静 《天津医药》1989,17(2):122-122
血中葡萄糖能与血清蛋白发生非酶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后者是一稳定高分子酮胺结构物又名果糖胺。临床证实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能反映一周前的血糖平均水平。测定果糖胺不受血糖临时波动的影响,可  相似文献   
50.
王志峰  梁蔚波  郑建波 《医学综述》2005,11(12):1072-1073
根据WHO(1986)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培训特别规划署研究报告,在发达国家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男性不育又占不育夫妇总数的43%。男性不育病因复杂,目前仍有大约40%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病因不明。不断发现新的基因和对这些基因的认识正在不断填补这些空白。目前研究较多的有:①Y染色体的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②常染色体的异常与男性不育;③内分泌相关基因与男性不育;④Bcl-2等基因家族与男性不育;⑤男性不育的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