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波刀消融术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中、重度有腭咽部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波刀消融术治疗。术前、术后随访均进行了纤维鼻咽镜检查和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结果:术后半年复查PSG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术前PSG检查AHI平均值为46.2±18.5,LSaO2平均值为0.66±0.11。手术后AHI平均值为18.4±3.6,LSaO2平均值为0.86±0.79。手术前后AFII和LSaO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术前明显改善;舌根平面变宽。总有效率为87.5%(28/32)。结论:对腭咽平面及舌根平面均有狭窄的OSAHS患者,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渡刀消融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电波刀消融舌根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32.
我院 1992~ 1998年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普通螺钉及 /或钢丝有限内固定配合SGD型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 ,治疗胫骨骨折 35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9~ 5 9岁 ,平均 34岁。开放性骨折12例 ,闭合性骨折 2 3例。螺旋形骨折10例 ,斜形 8例 ,粉碎性 17例。2 .手术方法 :SGD型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的结构、手术步骤及手术要领文献已有介绍〔1〕。本组均以骨折端为中心 ,于小腿前内侧作长约 4~ 6cm的纵形切口 ,显露骨折端 ,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对于螺旋形或斜形骨折复位后不稳定者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分析前庭功能检测结果,评价晕车病患者的外周前庭功能特点。方法 选择40例晕车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组人员分别进行旋转试验、摇头试验、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晕车病患者组中旋转试验、冷热试验异常例数分别为2例(5%)、5例(12.5%),健康 志愿者组分别为1例(3.3%)、3例(1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冷热试验检测中,观察组平均慢相角速度(average slow phase velocity,aSPV)分别为88.7°/s,对照组为43.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6.225,P<0.001);摇头试验两组均无异常;视频头脉冲试验晕车病组各半规管增益异常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增高或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异常扫视波出现。结论  晕车病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前庭功能异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但晕车病组冷热试验aSPV值较正常人群高,考虑晕车病患者前庭敏感性可能较正常人群高。  相似文献   
34.
癌易感性候选基因9(cancer suscepibility candidate 9,CASC9)是一种新型的长链非编码 RNA,最先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被发现。很多研究发现 CASC9 在食管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及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起着促癌基因的作用,并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ASC9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和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 CASC9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以期为 CASC9在恶性肿瘤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随机化对照研究,评价射频电波刀在头颈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头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射频电波刀组与传统手术刀组。测量切口长度、记录出血点数及所用时间,并随访观察术后7d、1月、半年时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射频电波刀组在手术时单位切口长度内出血较少,所用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伤口愈合均良好,术后1月、半年两组伤口瘢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电波刀在头颈部手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节省手术时间,应用射频电波刀的伤口可以达到和传统手术刀同等的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23例,随访时间23.1±5.9个月;采用PPECD治疗20例,随访时间25.6±8.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各随访点(1d、1周、1个月、3个月、1年)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创口疼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时ACDF组及PPECD组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3±1.78分、1.02±2.24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术前的7.13±1.25分、7.28±1.30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d时PPECD组的创口疼痛VAS评分为1.91±0.58分,显著小于ACDF组的3.87±1.19分(P0.05),但术后1周后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PPECD组在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小于ACDF组(P0.05)。ACDF组和PPECD组术后1年时颈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13.7°±6.9°和8.2°±4.8°,较术前的4.3°±11.3°、4.7°±8.9°均有显著增大(P0.05),且ACDF组的平均增幅显著大于PPECD组(P0.05)。术后1年时PPECD组的颈椎活动度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DF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时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及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费用更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7.
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18例极低体重儿,对其采取静脉营养加滴管喂养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患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对于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情况,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试验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随访1年,比较观察患儿的鼻塞、打鼾和听力等临床症状,以及患儿术后残留、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鼻塞、打鼾和听力等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43/50)、80.0%(40/50)、76.0%(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33/48)、60.4%(29/48)、54.2%(2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仅1(2.0%)例腺样体残留,且未见腺样体肥大复发,对照组术后腺样体残留率58.3%(28/48),腺样体肥大复发率16.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此外,对两组进行未复发率分析及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突聋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用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栓通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间听力改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9.2%,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9%;且观察不同病程(〈1周、1-2周、2-4周、〉4周)治疗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特发性突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对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诊断明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对所测定的致敏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61例患者的SPT中,阳性率最高前5位为粉尘螨(76.55%)、屋尘螨(72.01%)、蟑螂(35.85%)、猫毛(11.35%)、狗毛(8.62%);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8,P=0.206);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中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占主导地位的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对于儿童的变应性鼻炎防控应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