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01.
本文探讨开胸手术采用七氟醚麻醉加胸段硬膜外阻滞与七氟醚麻醉对儿茶酚胺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择期开胸手术ASAⅠ~Ⅱ级患者24例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内分泌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未用激素类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即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七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指导Ⅱ型和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6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00例Ⅱ型和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微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宫腔镜手术,78例)和B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2例);按照术前是否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为C组(术前未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55例)和D组(术前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45例)。比较各组MRI影像测量参数CSP病灶长度(L)、高度(H)、L×H、L/H,分析上述MRI影像测量参数对Ⅱ型和Ⅲ型CSP患者选择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诊断价值,并分析MRI影像测量参数对Ⅱ型和Ⅲ型CSP患者术前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L、H及L×H[(19.93±8.74)mm、(11.37±5.65)mm及(263.61±131.80)mm]均显著低于B组[(33.58±16.75)mm、(24.32±8.90)mm及(899.40±449.20)mm], L/H(1.90±0.72)显著高于B组(1.4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5...  相似文献   
103.
乳腺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复发和转移是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导致的炎症因子释放、免疫因子抑制和肿瘤细胞转移,是肿瘤微转移和扩散的潜在窗口期,因而围术期管理对癌症预后意义深远。麻醉药物、方法、镇痛技术等影响肿瘤患者术后转归。研究发现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旨为乳腺癌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多裂肌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椎旁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组),男、女各30例,以同期行健康体检、无腰椎间盘突出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男、女各30例;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相匹配。应用MRS分析,Image J软件测量2组MRI T2WI上L4~5椎间隙神经根出口水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横截面积和MRS脂肪峰波峰下面积,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L4~5水平,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肌肉波谱脂肪峰波峰下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竖脊肌及腰大肌横截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多裂肌有不同程度退变,且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相关性,MRI在腰椎椎旁肌形态与功能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正>术后谵妄是一种仅次于全身性系统紊乱的由神经元活性调节异常引起的神经行为学综合征[1],是谵妄的一种亚型,是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或全身麻醉的患者易出现,其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术后1~3d[2]。根据手术类型不同或研究人群差异,术后谵妄的发病率为10%~74%,ICU中87%的患者会出现术后谵妄[3]。已知的术后谵妄的围手术期高危因素包括高龄、低白蛋白、血细胞比容低、已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药物治疗(特别是潜在的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贺斯、血定安两种血浆代用品对人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的研究,为临床选择理想的血浆代用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8例,ASAI-Ⅱ级,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贺斯组和血定安组,每组9例,分别在术前1h,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记录其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分别与术前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两组Hb、RBC、HCT由于出血、输入血浆代用品与术前值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血定安或贺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快速、较大量失血是可行的,提示人体对血液稀释具有较强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107.
背景 老年患者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临床表现包括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集中障碍和意识障碍,且导致高并发症和病死率. 目的 回顾已知的生理和免疫改变以及基因水平的风险因素,鉴定未来研究中可能参与的因素,并系统性地整合已知的信息. 内容 探讨POCD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 趋向 POC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应用整合系统生物学有助于重建潜在的分子机制网络,并鉴别预后性和诊断性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8.
背景 术后声音嘶哑是气管插管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故应予以重视.目的 了解声音嘶哑的形成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术后声音嘶哑. 内容 咽喉损伤、声带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是形成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趋向 现就气管插管后声音嘶哑的成因与防治作一综述,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为了分析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我们搜集了我院术中心跳骤停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整理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病历记载的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心跳骤停的病例资料.结果 在此期间共有48 164例患者(局部麻醉除外)在我院接受麻醉实施非心脏手术.共有16例患者发生术中心跳骤停,发生率为3.32/10 000,心跳骤停后的即时复苏成功率为9/16(56%).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复苏失败组(115±30)g/L显著低于复苏成功组[(133±17)g/L,P<0.05],复苏成功组ASA分级显著低于复苏失败组(P<0.05).与ASA分级为Ⅲ级或更高级别比较,ASA分级为Ⅰ或Ⅱ的患者生存率更高(P<0.05).麻醉方法对患者复苏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糖值和心电图(ECG)显示的ST-T改变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6例患者中,12例患者(75%)术前有缺血性ECG改变,5例患者(31%)发生心跳骤停主要原因为大量失血. 结论 术中心跳骤停与术前患者ECG缺血性改变相关.患者术前低血红蛋白浓度和高ASA分级是术中心跳骤停患者难以复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针刺麻醉是一种减轻疼痛和调节病人生理功能紊乱的方法.具有止痛和镇静的作用.目前作为一种辅助麻醉的方法,用于术前镇静、术中辅助麻醉、术后镇痛、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及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对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仍存在许多矛盾的观点,对其效能及可能的机制仍需将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