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6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391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385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1445篇
内科学   999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4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68篇
综合类   2797篇
预防医学   1025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260篇
  16篇
中国医学   1031篇
肿瘤学   37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建强  霍志军 《安徽医药》2009,13(3):279-28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在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中,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转移瘤切除术后补充全脑放疗(WBRT)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入组,A组即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38例,SRT治疗根据肿瘤靶区大小,单次剂量3~12Gy,总剂量30~40Gy;B组为手术加术后全脑放疗组,34例,脑转移癌孤立病灶全部切除,术后行全脑放疗(WBRT):2Gy/次,总共20次,给予剂量40Gy/4w。观察终点为生存期,评估两组间病人效果差别。结果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别(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病人生存时间均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变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年龄≤60岁者均好于年龄大于60岁者,KPS评分为90或100分者明显好于70或者80分者,未有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好于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而脑瘤控制情况与上述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与转移瘤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脑转移瘤控制情况均无明显差别,患者的生存时问主要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插管灌注铂类为主的药物加栓塞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38例(ⅡB3例;ⅢA24例;ⅢB11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经动脉贯注卡铂和5-Fu并联合放疗组(20例),和单独放疗组(18例),介入加放疗组病人先在X线引导下做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并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分别注入以卡铂和5-FU并用明胶海绵栓塞双侧子宫动脉。3~4周重复治疗,2次后开始放射治疗,放疗采用腔内后装加外照射。另设单纯放疗组作对照,放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病灶完全缓解率在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5.0%,在单纯放疗组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年生存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0.0%,单纯放疗组为72.2%,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介入化疗加放疗组病人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单纯放疗,介入化疗加放疗在控制宫颈癌局部病灶方面有优势,但是在生存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且介入化疗加放疗组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明显。所以有必要在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率的同时,采取措施减少治疗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方法: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 mg瑞格列奈片,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用快速血糖仪测定不同时间指尖血的血糖。利用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格列奈体内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达峰浓度Cmax为(83.1±23.6)μg/L;达峰时间tmax为(0.71±0.21)h;AUC0-8为(97.1±37.8)μg·L^-1.h;t1/2为(1.6±0.7)h。给药后血药浓度水平升高,血糖随之下降,于给药后1 h最低,达(3.0±0.65)mmol/L。结论:瑞格列奈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适合餐后血糖调节,用于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遗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po 4 mg瑞格列奈片,并考察其SLCO1B1(OATP1B1的编码基因)常见单体型(SLCO1B1*1a、*1b、*5和*15),按基因型将其分成*1b/*1b、*1a/*1a或*1a/*1b、*1a/*15或*1b/*15三组,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SPSS 12.0评价统计学差异。结果:SLCO1B1*1b/*1b、SLCO1B1*1a/*1a或*1a/*1b和SLCO1B1*1a/*15或*1b/*15三组受试者的AUC0-8 h分别为(63±20)、(70±26)和(82±24)μg.L-1.h,Cmax分别为(56±16)、(52±17)和(58±34)μg/L,三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ATP1B1遗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药动学有影响,但从本试验结果看,三组之间的差异较小,还不足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依照剩余肝体积比(%RLV)、供肝受体体质量比(GRWR)和Ⅳ段静脉汇人情况来决定供肝切取时肝中静脉(MHV)的取舍对供体安全的影响.方法:43例供者拟行活体右半肝切取,当%RLV<35%且GRWR>1.0%时,入选B组;当%RLV≥35%且GRWR<1.0%时,入选A组;当%RLV≥35%且GRWR>1.0%时,如Ⅳ段静脉汇入肝左静脉为主入选A组,如Ⅳ段静脉汇入MHV为主入选B组.A组15例行带MHV的右半肝切取,B组28例行不带MHV的右半肝切取,分析比较2组供者术前和术中的一般情况以及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剩余肝脏的再生情况.结果:2组供者除%RLV和GRWR外,其他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供体的术后ALT、AST、TBIL的最高值和ALB的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状态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所有供者均于术后2周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生活.结论:依照以上预案来决定行是否带MHV右半肝切取,可以保障供体安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切除术前、术后血浆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和术后转移复发及其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价联合检测术前、术后血浆OPN表达在预测肝癌术后复发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6例HCC患者术前、术后血浆OPN表达水平,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血浆OPN表达水平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并根据术前、术后OPN表达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其与HCC患者术后转移、复发及生存的关系.结果:术前OPN高、低表达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2.6%和24.3%(P<0.05);累积无瘤生存率为43.9%和70.5%(P<0.05);术后OPN高、低表达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58.3%和15.6%(P<0.01);累积无瘤生存率为36.7%和81.7%(P<0.01).联合术前、术后OPN表达对患者进行分组,高、中、低表达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70.0%、41.7%和9.1%(P<0.01);累积无瘤生存率为26.7%、54.7%和85.9%(P<0.01).术前、术后OPN单独预测1年复发的特异度分别为75.7%、72.9%,联合两指标筛选高复发风险患者的特异度为91.9%,高于相应的单个指标(P<0.05).结论:术前、术后血浆OPN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相关,联合分析术前、术后OPN表达,可以筛选出更高复发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997.
在供肝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提高供肝切取的质量,尽量减少技术原因造成的供肝浪费尤为重要.笔者回顾性研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方器官移植中心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完成的1 600例供肝切取手术,就供肝切取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拟定酮康唑曲安奈德乳膏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确定酮康唑曲安奈德的制备工艺流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酮康唑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备的酮康唑曲安奈德乳膏质量稳定、可控。结论处方设计合理,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早期治疗颧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96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和前庭沟切口附加眶下小切口下完成骨折复位及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及固定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建立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适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外科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的条件.通过测量核因子(NF)-κ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40只,采用血管内膜气体干燥损伤法在动物的颈总动脉上造成特定条件的损伤(160 ml/min×15 min),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和6%的花牛油)喂养动物不同时间(30、60和90 d).通过血脂测定、DSA、HE染色评价各组动物血管狭窄程度,再观察其病珲改变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F-KB和IGF-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病理检查证实: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高脂喂养加干燥气体损伤90 d时,血管狭窄率达71.53%±3.65%(q=568.417,P=0.000),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已属较成熟的粥样斑块期.正常血管的内膜和中膜内均未见明显的NF-κB和IGF-1的表达,模型组血管斑块内NF-κB、IGF-1表达呈强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59.66%±12.04%(t=22.98,P<0.01)、54.48%±12.92%(t=5.76,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4%±2.66%和16.38%±8.22%).结论 按本实验方法,90 d时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程度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外科治疗的实验研究需要.NF-κB及其靶基因IGF-1的激活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