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5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713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3篇
  6篇
中国医学   350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冰 《中国处方药》2014,(11):74-74
目的:研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测定对血液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的50例血液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EPO水平,并记录加以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血清EPO水平和对照组健康者比较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检测患者血清EPO水平,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资料。GCS 13-15分25例,9-12分46例,6-8分39例,3-5分42例。结果手术123例,非手术29例。随访12周,GOS5分(恢复良好)93例(61.2%),4分(轻残)18例(11.8%),3分(重残)22例(14.5%),2分(植物状态)7例(4.6%),1分(死亡)12例(7.9%)。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干功能衰竭、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结论提高诊断意识、加强临床监测和动态CT扫描有助于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3-甲基腺嘌呤(3-MA)改善四氯化碳(CCl_4)介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3-MA处理组;用CCl_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3-MA处理组第3周开始额外给予3-MA。8周后处死小鼠并取其血液、肝组织及肠道内容物,分析血清ALT、AST和GGT水平、肝组织病理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3-MA处理组血清ALT和AST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68.6±4.2) U/L vs (111.0±7.8) U/L,(179.0±12.9) U/L vs (253.2±26.7) U/L,P0.01],且肝组织病变程度减轻。PCoA及NMDS分析将3组小鼠肠道菌群区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肠道群落Alpha多样性降低,毛螺菌科丰度显著下降,放线菌门、脱硫弧菌等肠道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3-MA处理组肠道群落Alpha多样性增高,毛螺菌科、Blautia菌丰度明显增高,双歧杆菌丰度减低;较正常对照组乳酸杆菌丰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3-MA改善了CCl_4介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而肠道菌群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王冰 《现代医院》2014,(6):142-143
医学论文的写作会用到不同的软件与硬件,投稿需要了解编辑部的投稿网址及软硬件的写作要求。一是作者在投稿时写清楚自己应用的软件及版本;二是对所投稿编辑部对于投稿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三是对二者是否匹配进行评估;四是最新技术应用要告知编辑部尤其是用到的写作辅助软件、自动生成论文的智能写作软件,这四项会影响到编辑审核稿件的工作效率。作者在投稿时更多的熟悉目前编辑工作的平台、常用的辅助写作软件、了解国外投稿要求的文字处理系统。对编辑行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有效的写作与投稿,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了解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异同。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应用场所的现场试验2个阶段,分别对液态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用液态二氧化氯溶液(浓度为120mg/L,用量为20mL/m^3,即2.35mg/m^3)和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1.0mg/m^3)分别对被白色葡萄球菌污染的1m^3气雾柜和10m^3气雾室进行消毒,于0、15、30min时进行采样,2组实验均设立以标准硬水代替消毒液的对照组,每组试验重复3次,比较2组实验的杀灭率。现场空气消毒试验为分别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20mg/L的溶液(按20mL/m^3的用量),对体积为约80m^3的房间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用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mg/m^3)对体积分别为60和103m^3的房间进行60min喷雾消毒,对消毒前后进行采样,计算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结果实验室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对1m^3气雾柜、气体二氧化氯对10m^3气雾室作用30min的杀灭率均达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消毒80m^3密闭无人房间60min,空气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5.90±0.53)%;气态二氧化氯对体积约60和103m^3密闭房间消毒60min,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分别为(95.02±1.01)%、(94.63±0.39)%。结论在达到相近的消毒效果的情况下,气态二氧化氯的用量更低。  相似文献   
107.
王冰 《药物与人》2014,(5):55-56
目的: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9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并记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间呈现出平行升高的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obb角<80°,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矫形,固定融合上端椎在T4或T4以下,随访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排除翻修手术和截骨手术患者。术前根据Lenke分型判断上胸弯是否为结构性,分成结构性上胸弯组和非结构性上胸弯组,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外观肩部平衡以及影像学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14.4岁,随访时间24~62个月,平均36.4个月,其中结构性上胸弯组17例,非结构性上胸弯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上胸弯均能自发性矫正,末次随访时,上胸弯Cobb角平均由27.9°减小至19.4°,T1倾斜角由-0.21°增加至4.7°,第一肋倾斜角(FRT)由0.4°增加至3.7°,锁骨角(CA)由-1.5°增加至0.8°,双肩高度差(CSH)由-13.0mm增加至5.2mm,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倾斜角的改变(术后T1倾斜角-术前T1倾斜角)与CSH变化(术后CSH-术前CSH)有较强相关性(r=0.624,P=0.000),术后主胸弯的矫正率和FRT与CSH变化为中等程度相关(r=0.437,0.345,P=0.007,0.006),术前主胸弯Cobb角与CSH变化为弱相关(r=0.262,P=0.040)。上胸弯Cobb角及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T1倾斜角等参数与CSH变化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上胸弯在主胸弯矫正以后均有自发性矫正现象,但T1倾斜角、第一肋倾斜角和双肩高度差均会增加。右胸弯患者左肩被抬高的程度与T1倾斜角增加的程度、主胸弯的矫正率及术后第一肋倾斜角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