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34例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试验),分别于注入骨水泥前5 min、注入骨水泥后30 min及3 h各检测1次.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注入骨水泥后30 min PT值较注入前5 min显著缩短(P<0.05);而注入骨水泥后3 h PT值与注入后30 min比较,显著回升(P<0.05).FIB含量在注入骨水泥后30 min较注入前5 min明显增高(P<0.05);注入骨水泥后3 h与注入后3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试验阳性率,注入骨水泥后30 min与注入前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该实验中影响不太明显,注入骨水泥3 h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注入骨水泥30 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的阳性率升高,但在3 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提示注入骨水泥后的3 h内是监测病情的重要时段,在注入骨水泥后,老年患者凝血系统虽有高凝倾向,但各相关指数仍在正常范围内.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s during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irty-fou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04 and August 2005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ve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including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and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3P test). Blood samples were measured 5 minutes before, 30 minutes and 3 hour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All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Medical 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s P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 05), and significantly recovered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FIB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05), and significanlty decreased again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 A higher rate of positive results in 3P test was observed at 30 minutes after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05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TT before and after implantation. Conclusions P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and FIB or positive rate of 3P test increased, but these parameters recovered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It showed we must monitor patients in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And bone cement shows a tendency to activate blood coagulation, especially in elderly patients, but the relative indexes are still in normal range.  相似文献   
32.
决定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许多孕妇在临产后因为惧怕宫缩痛而要求行剖宫产,使剖宫产率愈来愈高,相对于顺娩而言,剖宫产对母体伤害明显大于顺产,术后恢复较慢.目前,为减轻产妇临产时宫缩阵痛引起的痛苦,需要麻醉为之提供最适宜的镇痛,此项技术称无痛分娩术.开展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镇痛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的无痛分娩,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关注,同道的共识.  相似文献   
33.
手术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有很多优越性,能在直视下整复骨折,可以早期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避免长期卧床后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但内固定术后,也有骨折延迟愈合的问题。按四个月内未达到骨折完全愈合称为骨折延迟连接,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找出骨折延迟愈合原因。临床资料1990年-1998年共收住长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495例,延迟愈合的有51例,其中胫腓骨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7例。最长愈合时间24个月,最短愈合时间6个月。初步分析1.骨膜剥离过多手术时骨膜剥离过多,影响了骨皮…  相似文献   
34.
<正> 我院于1993年10月~1996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4例,其中34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9~79岁,平均65岁。全部患者均系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35.
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4例;年龄4个月~2岁;病程2天~6个月。均有头部外伤史,其小以坠床和从自行车上摔下占多数。21例均行头颅CT扫描,示硬膜下积液发生在大脑半球凸面。双侧积液16例,其中位于双侧额颞顶区8例,双侧额颞区3例,双侧额顶区2例,双额区3例。单侧积液5例,其中单侧额颞顶区3例;单侧额颞区和单侧额区各1例。  相似文献   
36.
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妇女保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1631名流动人口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共调查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1185名。流动已婚妇女的婚前检查率为41.8%,2007-07—2008-06接受妇科疾病检查的比例为28.1%;流动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为72.0%、住院分娩率为97.5%,产后访视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的文化程度[OR的95%CI为(1.477,2.065)]、家庭月收入[OR的95%CI为(1.049,1.331)]是影响其接受婚前检查的因素;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的妇科检查比例有统计学差异(χ2=-2.859,P=0.004)。结论流动已婚妇女、孕产妇的保健水平较低,建议加强妇女保健的宣传,定期开展流动妇女妇科疾病的普查,实施流动孕产妇管理系统,提高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37.
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柬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此外,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氯胺酮可以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状态,其特征是僵直状、浅镇静、遗忘与显著镇痛,并能进入梦境、出现幻觉.氯胺酮应用于临床并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因其可产生良好的镇痛、循环兴奋,很少呼吸抑制的作用,深受广大麻醉工作者好评.又因其具有显效快,作用时间短,消失快的特点,如复合麻醉可完成时间较长手术,已是目前小儿麻醉常用的方法.现将我院2007年~2009年氯胺酮小儿麻醉1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王云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61-1162
目的 探讨检测肿瘤相关物质(TSGF)对脑肿瘤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87例脑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TSGF水平。结果 恶性脑肿瘤组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脑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脑肿瘤组术后血清TSGF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SGF水平检测可作为脑肿瘤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9.
刘杰  王云波 《西部医学》2004,16(1):53-53
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是神经外科的重要课题。自1998年8月至2003年5月,我们以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脑损伤患者共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1964~1994年,我们收治误诊误治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马尾部神经鞘瘤20例。现报告如下,并就本组病例的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8~62岁,其中50~62岁13例;病程3个月~4年,其中6个月~2年14例。20例均在外院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长期服用药物、推拿、牵拉等治疗14例,行腰椎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手术情况不详)6例。20例均为经上述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来本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