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肉瘤化疗患者进行预防性中性粒细胞恢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非随机分成PEG-rh G-CSF预防使用的试验组,和不使用预防生白药物者为对照组,通过监测血常规来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对骨肉瘤患者化疗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2例(27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试验组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总发生率;对照组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而试验组无FN发生;监测化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应用短效G-CSF的天数总体要短。结论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缩短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可降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发生率,在骨与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2.
骨巨细胞瘤 (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 ) 是一种交界性的原发骨肿瘤,在临床上,具有局部侵袭性,可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1-2].GCTB 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并不相同,在欧美,GCTB 的发病率为每年 1.03~1.17 /百万人 [3],我国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约为...  相似文献   
123.
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的重建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狭义的腕关节又称为桡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三角纤维软骨)远侧面做关节窝,近排腕骨包括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面做关节头,是典型的椭圆关节。桡腕关节周围没有肌肉覆盖,其关节囊菲薄,各方均由韧带加强,包括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以上结构成为保持桡腕关节完整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4.
^201T1显像在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1T1显像在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6月-2006年2月,对55例肢体软组织病变患者进行。^201T1显像检查。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22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活检或手术后组织学证实。静脉注射。^201T1 111MBq后15min(早期)和3h(延迟期)分别显像,进行肉眼分析并计算早期摄取比值(EUR)、延迟期摄取比值(DUR)及滞留指数(RI)。对比恶性组和良性病变组早期摄取比值、延迟期摄取比值及滞留指数,并分别行t检验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半定量分析33例恶性病变和22例良性病变的EUR分别为3.00±2.60和1.77±1.04,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468,P〈0.05);两者的DUR分别为2.13±1.40和1.39±0.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663,P〈0.05)。两组间R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661,P〉0.5)。本研究判断肢体软组织恶性病变标准:(1)RI正值首先考虑恶性病变;(2)EUR〉1.7RDUR〉5.4首先考虑恶性病变;(3)脂肪来源肿瘤EUR〉1.2提示为恶性肿瘤。以此标准判断本组肢体软组织病变良恶性,则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77.3%、准确性为85.8%。结论^201T1显像可作为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软组织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软组织黏液纤维肉瘤31例。分析其临床、影像、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结果男14例,女17例,中位年龄:59岁(21~80岁)。发生在上肢10例,下肢20例,躯干1例,深筋膜深层19例,深筋膜浅层12例;20例行单纯手术,6例(手术+术后放疗),4例(手术+术后化疗),1例(手术+术后放疗+术后化疗),外科边界广泛25例,边缘6例,保肢26例,截肢5例,根据FNCLCC病理分级,低度恶性为13例,中度恶性8例,高度恶性为10例。随访6~97个月,局部复发2例,占6.5%,转移3例占9.7%,Kaplan分析5年生存率为93.2%,肺转移与患者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软组织黏液纤维肉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肿瘤学预后较好,肺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黑色素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118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区域淋巴结转移,采用99Tcm-右旋糖酐行术前示踪显像,术中γ射线探测仪精准定位,切取前哨淋巴结(SLN)行病理活检;原发灶局部行扩大切除重建术;SLN病理阳性患者行区域淋巴结清扫。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8例患者的病史为2~360个月,平均病史为53.6个月。原发灶位于手足84例,甲下27例,皮肤7例。平均Breslow厚度为3.6 mm,合并溃疡72例(61.0%,72/118)。全组患者平均切取SLN 2.8枚,SLN阳性29例(24.6%,29/118),假阴性率为2.5%(3/118)。淋巴结显性转移和远处转移24例(20.3%,24/118),其中远处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7例(5.9%,7/118),单纯淋巴结显性转移8例(6.8%,8/118),远处脏器转移9例(7.6%,9/118)。全组患者病理分期为Ⅰ期33例,Ⅱ期56例,Ⅲ期29例,5年生存率为69.5%。Breslow厚度为SLN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Breslow厚度、SLN状态、SLN阳性数目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LNB能够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并预测患者的预后,临床应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肢端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中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征的11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阳性的患者再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行病理检查,统计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结果。结果110例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病于手部20例,其余90例发病于足部。所有病例均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00%。前哨淋巴结阳性24例,阳性率为22%。24例患者均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分析发现,非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9例,占38%。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肢端黑色素瘤的分期诊断、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