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是小腿的严重损伤,属Gustilo ⅢC型骨折,常合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损伤及小腿肌肉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2.
屈肌腱滑膜结核较为少见,而前臂及腕部广泛屈肌腱滑膜结核则更为少见,临床上易于误诊,我科于2006年收治该病例2例,采取广泛滑膜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与减少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将Ⅱ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67例患者80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防粘连膜组(试验组,33例,共39指),术中肌腱吻合完成后,肌腱断端包以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另一组为无防粘连膜组(对照组,34例,共41指),术中修复屈肌腱后直接缝合皮肤。在术后12周,采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标准评价肌腱的功能状况;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价患指屈指肌力。结果两组术后无肌腱再断裂病例出现。在术后12周时,根据TAM系统评定标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4.9%和7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指屈指肌力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医用可吸收膜具有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的效果,可有效防止术后肌腱粘连,改善患指主动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关角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椎弓根相关角度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10 0例脊柱骨标本 (C2 ~L5)上 ,测量椎弓根长轴与椎体矢状面及上平面之间的夹角。结果 :绝对值 :E角C4 ~C5最大 ,L5次之 ,而T12 最小 ,总体出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值 ;F角胸段均较大 ,其中T4 最大 ,颈段及腰段较小 ,呈典型的“山峰”形趋势 ;C2~L5的E角和F角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性别间差异E角均为男大于女 ,C2 ~T6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而T7~L5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F角除C3 、C4 女大于男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 ,其余均为男大于女 ,C2 、C5~T12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而L1~L5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角和F角值均有明显的规律性 ,参照E角F角及椎弓根的骨质结构确定相应的TSA角及SSA角。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1例报告温树正郭文通李文琪霍洪军刘万林杨学军(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先天性锁骨假关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有时误诊为其它疾病,我院于1989-08收治1例左先天性锁骨假关节患者,报告如下。患者,女,12岁,学生,左锁骨中段无...  相似文献   
16.
一步有限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产下春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为了解决脊柱稳定与神经根减压这一矛盾,作者设计了一步限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式,用骨刀先做上位椎板骨,再做下位椎板切骨,将骨块与黄韧带一步取出。用该术式治疗单侧症状的 椎间盘突出症或其合 并同侧侧隐窝狭窄产现例38例,术后无腰部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上肢神经原发性环形缩窄是一种少见的、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征,其基本的病理形态变化为病变神经的不明原因狭窄,轻者外膜皱褶,或呈环状凹陷,重者犹如沙漏样或线扎样,神经轴索断裂,仅靠外膜相连,远侧段常有旋前扭转.其中无明显致压物是其最具共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分析前凝血状况下诱导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过程中 ,系统的凝血状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中国大白兔 2 1只分为 3组。A组 :7只 ,先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2次 ,每次 10 0 μg/kg ,间隔 2 4h。在第 2次注射完后即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3次 ,每次 2 0mg/kg ,间隔 2 4h。B组 :10只 ,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3次 ,每次 2 0mg/kg ,间隔2 4h。C组 :4只 ,对照组。结果 :A组在第 2次注射完内毒素与B组在第 3次注射完激素后 1、2、3d血小板比较差异显著(P <0 0 1)。A组在第 2次注射完内毒素与B组在第 3次注射完激素后 3d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系统凝血是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20.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838年由Key首先报道,60年代以后,有关本病的研究报告相继发表。日本报告本病的发病率为2%~3%,高于美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新加坡和韩国〔1~6〕。1975年被日本厚生省定为特定疾患,从流行病、遗传、病因、生化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本病在我国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们联合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六家医院的骨科医生,对以颈肩痛为主诉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调查,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巴盟医院、白求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