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面神经各段长度在颞骨内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的毗邻结构 ,为该区的应用解剖提供依据。方法 :头颅标本 2 0例 (40侧 )暴露面神经 ,观测其在颞骨内的各段长度及毗邻结构。结果 :内耳道段 男性 (1 0 1±1 3)mm、女性(9 1±1 7)mm ;迷路段 男性 (4 8±1 0 )mm、女性 (4 2±1 2 )mm ;鼓室段 男性 (9 2±1 3)mm、女性 (8 9±1 3)mm ;乳突段 男性 (1 4 4±1 5 )mm、女性 (1 4 1±1 5 )。面神经各段长度存在性别差异 (P <0 0 5 ) ,但与重要毗邻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存在性别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研究对术前判断将颞骨内面神经改道以延长其可利用长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正>观测24具成人防腐尸体L_5~S_1椎间盘的上、中、下部断面标本和解剖8具尸体标本的L_5~S_1椎间盘毗邻结构,证实L_5~S_1椎间盘存在三个可供穿刺的部位:前区、侧区、后外侧区.穿刺L_5~S_1椎间盘宜首选后外侧区.该区位于椎关节突和L_5脊神经前支之间,仅见于椎间盘的中下部断面,间隙宽度分别为6.7mm和9.9mm.穿刺针从髂后上棘外上方3.5~4.0cm处进针,在X线的指引下,针尖穿入由第5腰椎横突(上),椎骨关节突(内侧),骶骨翼(下)、髂骨翼(外侧)围成的骨孔(此时穿刺针与矢状面夹角为50~55°,前倾角度为15~25°),一般都能到达椎间盘中心.侧区是椎间盘侧面的“(?)”形神经、血管间隙,在椎间盘上部断面间隙宽10.3mm.穿刺途径有髂骨翼阻挡,直针穿刺需用骨钻钻孔.由于该区面积小,位置深,要使穿刺针准确进入“(?)”区内,操作难度大,有刺伤神经和刺破大血管的危险,穿刺时需同时作髂总静脉造影.侧区穿刺以与矢状面97.5°夹角进针,有可能穿经腹膜腔和损伤右侧的盲肠.前区为左、右髂血管之间的椎间盘显露区,血管间距达35.8mm,面积大,穿刺安全,但需经过腹膜腔,操作时需腹腔镜引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提供国人髌骨和髌软骨的矢状断层解剖资料。方法 :国人膝部标本 11例 (2 2侧 )按MRI检查定位标线 ,冷冻后制成 5mm厚的矢状断层标本 ,在含有髌骨的 314个断层层面中观察和测量髌骨和髌软骨的厚度。结果 :髌骨和髌软骨的厚度无侧别差异 ,髌骨的厚度内侧 (16 . 14mm)大于外侧 (13. 84mm) ,中间 (18 .88mm)大于两侧 (13 .2 8mm) ;髌软骨的厚度内侧 (3. 6 7mm)小于外侧 (3 .84mm) ,中间 (3 .6 9mm)小于两侧 (3. 80mm)。髌骨和髌软骨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14 . 94± 4 . 4 8)mm和(3 .76± 0 . 92 )mm。结论 :研究结果丰富了国人髌骨和髌软骨的断层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24.
心冠状窦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观测了30例成人和6个年龄组180例小儿心脏的冠状窦。结果显示:冠状窦口均朝向右前上方;冠状窦瓣膜不明显或呈半月形合计占74.7%,瓣膜呈袋状、网状、筛状、条索状合计占25.3%;瓣膜大多数位于窦口后下部,少数位于前下部;冠状窦口直径及冠状窦瓣宽度和高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且窦口直径与心最大宽径呈正相关,本根据观测结果,求出了回归方程,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5.
骶髂关节穿刺的断层解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经臀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穿刺的最佳途径和穿刺的安全性。方法 防腐盆部标本SIJ CT扫描,于低温冷冻下参照CT扫描基线行水平断层或冠状断层。观察SIJ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并与C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 断层标本显示SIJ包括滑膜部和韧带部,CT显示的骶髂骨间不全是滑膜部。SIJ下1/3,则全为滑膜部占据,且其后面无骨质覆盖,但其下半部为SIJ边缘且骨盆壁较薄。从臂部至SIJ后缘路径无重要神经、血管,虽然SIJ盆面有腰骶干及髂血管等经过,但远离穿刺部位,不失为最佳穿刺途径。结论 经臀SIJ最佳穿刺部位为SIJ下1/3的上半部。经该途径穿刺安全,但不宜过深,以免穿透盆壁,误伤盆内结构。  相似文献   
26.
人体断层解剖学CAI软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断层解剖学》CAI软件是采用多媒体编导技术 ,将图象、文本、解说和音响等多种信息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一个图、文、声、光并茂的多种媒介获取信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 ,CAI)系统软件。1 人体断层解剖学CAI软件开发的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学诊断学亦得到迅速发展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CT)技术和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疾病的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 ,在掌握以上各种诊断技术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