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分离培养4周龄和18~24月龄的Balb/c小鼠BMSCs,对比不同年龄小鼠BMSCs增殖潜能的差异,并检测不同年龄小鼠BMSCs中miR-203的表达变化差异,从而探讨miR-20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根据干细胞贴壁特性获得了稳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在分化诱导条件下可获得经茜素红染色呈红色结节及油红O染色显示有脂质沉淀,且成骨诱导后Ⅰ型胶原蛋白显著表达。在增殖条件下,与年轻BMSCs相比,老年BMSCs增殖(传代)能力明显下降。年轻小鼠(4周龄)BMSCs中miR-203远低于老年小鼠(18~24月龄)BMSCs中miR-203表达(P0.05)。结论年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优于老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与miR-203表达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26例舌癌组织(舌癌组)、39例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3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中的FHIT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FHIT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9%、100%,各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舌癌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化舌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水平最高,低分化表达水平最低。结论:舌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FHIT表达下降,其改变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可能适用于舌癌检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OSAS的患者,用德国EBKODENT器材制作可调节型的软塑料口腔矫治器(OA),患者佩戴2~3个月后复查,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再次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结构以及呼吸情况的各项指标。结果:11例患者均感到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呼吸暂停时间和低通气时间在睡眠时间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下降,呼吸暂停指数和低通气指数也显著降低;而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则显著增高。患者的睡眠结构以及呼吸情况的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OA对于轻中度的OSAS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重度移位髁突骨折的适应证、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3例、56侧严重移位的髁突骨折进行了移位角度、移位程度及翼外肌附丽情况测量,43例均施行髁突游离回植术,固定方法分别为钢丝骨间固定、小型钛板固定及横向拉力螺钉固定;观察时间6个月;采取临床标准(切口感染、开口度、咬合关系、中线偏移、面神经损伤、咀嚼疼痛等情况)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成功率、分析疗效,研究所选固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髁突游离回植治疗重度移位的髁突骨折成功率高达98.2%;固定方法以小型钛板固定及横向拉力螺钉固定更加可靠、简捷,术后移位小,咬合关系好。56侧中仅有2侧有轻微的面神经损伤,2例咬合轻度错位。结论: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重度移位髁突骨折成功率高,疗效较佳,适用于有严重移位的髁突骨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方法以求提高疗效。方法:对3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游离出三叉神经周围支,将神经干切断后对近中枢段行阿霉素注射,对远中枢段采用神经撕脱术。结果:33例患者中32例于术后7d内三叉神经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于术后2周疼痛消失,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神经干近中枢段阿霉素注射及远中枢段撕脱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有关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文献大多着重评论药物方面,几乎没有描述其口腔内的表现。本文报告一例粒细胞缺乏症引起典型的牙龈坏死的病例。患者女性,47岁,有长期春季花粉过敏病史。本次患病,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几天后出现发热与咽痛。给予头孢霉素和安乃近、消炎痛后仍不退热。施用消炎痛控制剂后不久退热,但很快又出现寒颤、恶心、呕吐。继而意识不清。病后第6天查白细胞700,中性粒细胞2%,最低白细胞计数降至400。停药后白细胞迅速上升至2300,3800,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口腔症状开始明显。牙龈剧痛不能进食,进而上下颌龈边缘坏死,上面覆盖黄白色膜,腭部见很多白色斑块,涂片显示有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低浓度洗涤血小板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从成年男性志愿者静脉采集、制备的洗涤血小板(washed platelet,WPLT)作用于人牙髓细胞,人牙髓细胞增殖和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采用细胞和PGE2测定试剂盒测定;表达的细胞内环氧酶-2(COX-2)mRNA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结果:50ml/LWPLT诱导人牙髓细胞COX-2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3h达到最高峰,而诱导PGE2的产生快于IL-1β;50ml/LWPLT诱导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可以被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抑制,而添加PGE2可以逆转这种抑制作用;WPLT诱导的PGE2量随着其浓度的成倍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而PGE2在适当浓度范围内明显促进了人牙髓细胞的增殖。结论:低浓度WPLT可能通过诱导产生的PGE2促进了人牙髓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含有乙醇的牙本质粘接系统在较长时间的多次使用后,效前挥发对其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两种含有丙酮乙醇的牙本质湿粘接系统OptiBond Solo和Single Bond,每天在9时和15时各打开密封盖1min,分别测试和比较各粘接系统在第0d、7d、14d和21d时的微拉伸强度。结果:两种粘接系统OptiBond Solo和Single Bond的微拉伸粘接强度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在4个测试点的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短时间多次使用后的效前挥发对部分含有乙醇的牙本质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牙合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52岁。缘于21a前左耳后及颌下区出现一指头大肿物,缓慢增至梨大,不伴疼痛等症状。1982年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因大出血被迫停止。术后肿瘤生长速度增快,入院前已呈葫芦状巨瘤。1999年7月求治入院。体检:体形消瘦,体重38kg,贫血貌。左面颈部可见一巨大葫芦状肿瘤。肿瘤上界平左颧弓,下垂至胸前部,颈部附丽至中线,气管被推移右偏15cm,后至左项部,最大上下径30cm,横径18cm。其表面可见多条曲张静脉,表面皮温高于正常。MRI显示肿瘤上界为咽旁颞下窝,内含多个囊腔。造影显示肿瘤血运极其丰富。初步诊断:左面颈部血管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