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ST36)和风市(GB31)联合穴位电针刺激fMRI监测患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Late-rality index,LI)意义及其改变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评定价值。方法对恢复期可配合检查19例脑损伤致偏瘫的我院住院患者,选择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进行电针刺激fMRI,运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功能图。15例患者相隔14~49天后再进行1次fMRI对比检查。计算出每次的针灸对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LI=(C-I)/(C+I),C与I分别为针灸侧的对侧与针灸侧的同侧脑激活簇数目之和。同时,计算出同期相应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S(Score)。统计分析2期LI值对比变化△LI(LI2-LI1)及其与S改变△S(S1-S2)的相关性。结果15例获得2期检查的完整资料,4例仅得到1次检查资料。19例共做53次fMRI,选择其中较优质34次脑功能图做统计分析。这34次结果中,29次LI值为正值,出现在16个病例中;仅5次LI值为负值,出现在3个病例中;15例取得2期完整对比资料中,LI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t=1.304,P〉0.05);△LI和△S均为正值,且△LI与△S呈正相关(r=0.959,P〈0.001)。结论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联合电针刺激fMRI单次监测患侧脑激活簇LI表明脑激活簇是以患侧脑占主导地位的;动态监测患侧脑激活簇LI改变△LI对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具有一定的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卡托普利与酚妥拉明对重症高血压病人的即时降压作用。方法:84例重症高血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6±s10a)用卡托普利25mg溶于10%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效果不佳,可加该药50mg溶于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于4h内滴完。酚妥拉明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9±5a)用酚妥拉明同样方法稀释后用5mg静脉注射,效果不佳,可加该药10mg静脉滴注。结果:2组用药15,30min,1,2,4,6,8h均有明显降压作用,(P均<0.01),卡托普利显效率83%,总有效率98%;酚妥拉明分别为56%及91%,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卡托普利治疗重症高血压优于酚妥拉明  相似文献   
53.
马吲哚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性肥胖108例采取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各54例。年龄、性别、体重程度无明显差别,有可比性。治疗组口服马吲跺1mg,2次/日,对照组口服芬氟拉明20mg,3次/日;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体重平均下降5,14±1.65kg、总有效率100%(有效、显效率88.9%);对照组为4.28±1.48及92.6%(72.2%).两组均有降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锌-铜作用。但治疗组对TC、TG、收缩压、舒张压、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胰岛素及血糖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显示马吲哚抗胰岛素抵抗更优于芬氟拉明。此外,马吲哚有克服嗜睡、胃肠道副反应少的作用。马吲哚在减肥同时对冠心病防治更有利。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囊性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例术前被误诊的囊性脑膜瘤MRI的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囊性脑膜瘤实质部分均较少,囊性区巨大,肿瘤边缘光整,瘤周无显著脑水肿。1例NautaⅡ型位于镰旁,瘤实质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囊液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为稍高信号。另1例位于蝶骨嵴区,属NautaⅣ型,瘤实质结节呈较均匀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液信号FLAIR与脑脊液一致,术前均误诊为胶质瘤,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囊性脑膜瘤。结论: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坏死、囊性变显著者相对缺少典型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瘤的认识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初步探讨吞水MRI食管造影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3例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术前依次进行常规MRI和吞水MRI食管造影检查.以术中所见及病理为金标准,对常规MRI和吞水MRI食管造影显示食管癌的瘤体上端和下端清晰度、瘤体定位准确性、瘤体长度测量准确性、大体病理分型符合率及局部侵犯影像分期符合率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13例中晚期食管癌均为鳞状细胞癌.13例中瘤体共13个,上端与下端共26个端,吞水MRI食管造影端显示清晰率92.3%,常规MRI端显示清晰率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MRI的12例瘤体长度测量、2例中下段交界区分段及8例肿瘤大体病理分型均存在一定困难,但肿瘤局部侵犯分期均正确.13例吞水MRI食管造影瘤体长度测量(差异在±0.5 cm范围内)、瘤体定位分段及瘤体局部侵犯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均为100%;除1例溃疡型误判为髓质型外,余12例大体病理分型均正确.结论 初步认为吞水MRI食管造影是一种检查快、操作简单、对比剂使用安全及患者适宜的新型食管病变检查方法,对中晚期胸段食管癌瘤体显示、瘤体长度测量、瘤体定位分段、大体病理分型及局部侵犯分期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特别是对瘤体上下两端清晰显示更具优势,可弥补常规MRI的不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中药首乌、山楂、葛根合剂和苯扎贝特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13 8例病例随机分为A组 ( 3 4例 ) ,B组 ( 3 4例 )分别用中药合剂和苯扎贝特共 8周 ,C组用中药合剂 16周。用药前后比较TC、TG、HDL C和LDL、Lp(a)以及ox LDL。结果 :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16%及 97.0 5 % ,P >0 .0 5。A、C组显效率分别为 73 .5 2 %及 77.14 % ,P >0 .0 5。用药前后各组以上各项血脂自身前后对照P <0 .0 1。其中ox LDLA、B组分别下降 3 0 .95 %和 2 9.0 2 % ,A略优于B ,但P >0 .0 5。B组中有 2例出现一过性ALT升高 ,2例程度消化道反应。A组和C组无 1例有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调时抗氧化合剂有良好的抗ox LDL和调时作用 ,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冠心病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7.
高血压病(EH)患者有多种细胞膜钙运转异常。本研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红细胞膜结合钙含量发现:(1)EH组(48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5例);分别为2.16±0.87和4.65±1.39μg/mg膜蛋白(P<0.01)。(2)不同期的高血压即Ⅰ期(12例)、Ⅱ期(26例)和Ⅲ期(10例),也显示膜结合量不同,分别力3.21±0.37、2.20±0.3和0.82±0.25μg/mg膜蛋白(P<0.01)。膜钙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5、-0.797和-0.883(P均<0.01)。(3)本研究所用膜钙测定方法简便、实用。因而。我们认为,膜钙降低不但对高血压发病膜缺陷机理探讨有益,而且对了解高血压病的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单发急性脑梗死整体病灶区治疗前与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和治疗平稳期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1H-MRS检测采用单体素或多体素对病灶区行整体取样。对比分析治疗前与后整体梗死病灶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类复合物(Cho)和肌酸(Cr)积分值,记录乳酸(Lac)峰次数;同时检测对侧正常脑组织区相应代谢物。运用Barthel指数量表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扩散加权成像(DWI)上测量病灶容积并分析治疗前与后容积变化。比较治疗前与后病灶区NAA积分值与梗死病灶容积(V)的比值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6例患者在12~72 h和治疗(20±7.17)天接受了两次MR检查,获得52次1H-MRS结果。治疗前、后病灶区NAA分别与对侧半球相应正常区相比均有下降(P<0.05),梗死病灶区治疗前与后NAA未见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梗死病灶容积较治疗前变小(P<0.05);治疗后NAA/V比值及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值均有升高(P<0.05);NAA/V比值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315,P<0.05)。病灶区治疗前与后Cho及Cr值相比及其分别与对侧相应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部分Cho(9/26)及Cr(7/26)治疗前后的值起伏较大。Lac峰出现率为23%(12/52)。结论1H-MRS对单发急性脑梗死治疗前与后病灶整体取样动态监测其单一的NAA水平改变,对于评价临床神经功能康复有局限性;动态监测梗死病灶区NAA水平与梗死病灶容积比值,可能是一项反映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Cho与Cr值总体相对平稳;Lac峰的出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27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肿瘤均单发,良性25例,恶性2例。良性包膜均完整;18例硬膜内生长的良性肿瘤呈长圆形或结节状,7例跨硬脊膜生长而呈类哑铃形,其中6例良性伴椎管骨质压迫吸收,5例见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的硬化带。恶性包膜欠完整,椎管骨质显破坏;1例椎旁软组织广泛侵犯。T1WI肿瘤呈低或等信号(较脊髓),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显强化;12例瘤内伴囊变,囊变区近似脑脊液信号,4例出血,多呈高信号,增强后均不强化。27例肿瘤病理均无钙化,囊变情况术前均正确提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定位诊断符合率100%(27/27),定性诊断符合率88.9%(24/27)。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是诊断椎管神经鞘瘤的有效手段,对术前指导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易感染因素在开放性手外伤早期处理中对感染率的影响。临床观察具显著性意义的易感染因素被控制后对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1974-1995年收治的开放性手术外伤545例分成2组,1974-1985年的病例为对照组,1986-1995年的病例为观察组,用电子计算机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易感染因素的显著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在观察组注意和控制具显著性易感染因素,观察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