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618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777篇
预防医学   40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01篇
  4篇
中国医学   331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与慢性非传染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经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心内监护室开展了“出院病人问卷调查”活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出院的病人。共发出问卷 5 93份 ,回收 5 7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7.1%。问卷设计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着重围绕提高护理质量、服务态度 ,以整体护理为框架 ,包括入院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近 2 0个问题 ,采用封闭式回答方式 ,即“满意”、“一般”、“不满意” ,最后设置 2个开放式问题 ,患者可以自主发挥 ,谈感受 ,提意见 ,谈建议等。2 结果开展…  相似文献   
993.
李天红  刘茜  王巧玲  杨湘妹  熊越华  李艳红  梅艳   《护理与康复》2017,16(7):720-723+726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家庭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为社区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43户居民家庭药品进行入户清查及调查,内容为居民的一般资料、居家药品管理清单、安全用药认知和安全用药行为等方面。结果 97.5%家庭有药品储备,且种类繁多;82.3%家庭药品存储不符合要求,存在内用药和外用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无包装盒或包装不完整零散存放,未按要求低温保存等安全隐患;46.8%家中有过期药品,以抗感冒药、抗菌消炎、胃肠道和清热解毒药居多;居民在安全用药认知与行为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居民家庭药品储备普遍,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居民加强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提升居民正确储药和安全合理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994.
马娟妹  杨明峰  马夑峰   《护理与康复》2017,16(6):630-631
目的分析针刺伤分布特点,为医院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发生的针刺伤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发生针刺伤197人次,最常见为输液针头针刺伤,发生环节为穿刺/拔针时、处理医疗垃圾时、手术及收集运送锐器时;7~9月份为高峰期,受伤人群以护士为多见,内科发生例数最多,可追溯患者中患有血源性疾病89例。追踪1~2年,未发现受伤职工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临床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高危人群、重点科室的防护培训,进行利器处置设备改进,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安全型器具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微信的群组管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慢性乙肝行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群组管理,分别于入院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健康知识、用药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群组管理对慢性乙肝行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能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延续性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996.
资料及方法本组78例,男22例,女56例。年龄34~78岁,平均52岁。其中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6例,结石性胆囊炎62例。B超检查时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14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浆中瑞舒伐他汀浓度。方法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以瑞舒伐他汀-D6为内标,色谱柱:ThermoHypersI I GOLD柱(2.1 mm×100 mm,3.0μm),柱温:40℃,流动相:甲醇-0.1%甲酸+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测定样品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样品中瑞舒伐他汀回归方程为y=3.29×10-1x-3.46×10-3(r=0.998 8),瑞舒伐他汀在0.05~25.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15%,平均回收率>95%,稳定性较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准确,适用于人体血浆中瑞舒伐他汀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优选加味甘麦大枣颗粒的精制纯化工艺。方法 以药效为指标,确定制剂的精制纯化工艺路线;以甘草苷转移率为定量指标,甘草、合欢皮、地龙的薄层色谱为定性指标优选制剂的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精制纯化工艺:水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乙醇至50%,搅拌速率300 r·min-1,静置24 h。结论 制定的制剂工艺可行,保证了制剂的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传统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访问的原则,对30例群众进行访问,询问其注重养生保健意识等情况,然后给予群众健康宣教,考察宣教前后群众的相关知识提高程度.结果:经过相关的宣教后群众对于养生保健具有了较高的认识,前后差异显著.结论:组织关于"中医护理与养生保健"等健康宣教,可以明显的提高受试者对于中医护理以及养生保健知识的认识度,纠正不合理的养生行为,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和分析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250例自然流产(其中包括复发性自然流产81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50例同期在医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宫颈分泌物、蜕膜组织中UU和CT感染情况,分析复发性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蜕膜组织中UU和CT感染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宫颈分泌物中UU阳性率38.80%(97/250),CT阳性率29.20%(73/250),UU+CT阳性率24.00%(60/250)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UU阳性率82.71%(67/81),CT阳性率65.43%(53/81),UU+CT阳性率51.85%(42/81)均高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P0.05);研究组患者蜕膜组织中UU阳性率35.20%(88/250),CT阳性率28.80%(72/250),UU+CT阳性率20.40%(51/250)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UU阳性率77.78%(63/81),CT阳性率60.49%(49/81),UU+CT阳性率43.21%(35/81)均高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患者(P0.05)。结论 UU、CT感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UU、CT感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