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估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保肢技术应用后的生存质量,进一步完善此技术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行膝关节恶性肿瘤切除后人工肿瘤膝关节置换保肢术及截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9例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保肢组20例,截肢组9例。于术后6个月用国际普遍认可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无死亡。2例发生肺部转移,27例无瘤生存。保肢组在生理、社会功能,生理、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的得分值均高于截肢组(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变化的得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术患者与行截肢术患者相比,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脊柱前柱手术重建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脊柱前柱重建手术434例,男332例,女102例,年龄18~72岁,平均43.2岁;颈椎骨折84例,胸腰椎骨折202例,脊髓型颈椎病148例。随访以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复查X线片及三维CT了解术后脊柱序列恢复情况,评估支撑体融合以及下沉移位情况。[结果]3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4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骨折和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分别有16例和17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无恢复,其余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提高1.1级和1.3级;颈椎病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JOA改善率76.7%、80.8%。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脊柱高度、曲度基本恢复正常;颈椎骨折与颈椎病患者术后3个月时支撑体全部融合(融合率100%...  相似文献   
93.
背景:理想的骨折固定系统,在骨折早期应能达到坚强固定,后期要能防止应力遮挡作用诱发的固定骨段的骨质疏松.可降解骨科内固定材料无疑为此种骨折固定系统提供了理论可能.目的:旨在评估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由可降解聚-DL-乳酸泡沫衬垫材料和钛合金接骨板组成)对兔胫骨干中段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线锯造成兔右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200 000的自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材料膜垫(厚1 mm)和4孔钛合金Tc4接骨板制作成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固定实验组兔胫骨中段骨折,以单纯Tc4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对照组.于第2,4,8,12周处死动物,从大体观察、X射线平片、组织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观察和评定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大体标本示术后两组对位效果佳,无移位.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同期实验组标本较对照组标本骨痂内骨小梁排列紧密、髓腔开通完全、新生骨组织改塑重建完整.生物力学结果显示8周时两组愈合骨最大抗弯曲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周时实验组愈合骨抗弯曲刚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用于兔胫骨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有利于骨折段骨痂改塑重建,利于骨折愈合,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钢板,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骨巨细胞瘤16例,骨囊肿8例,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15例,肱骨近端4例,跟骨2例,尺骨、桡骨、掌骨、指骨、距骨各1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25例,14例加用内固定,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肿瘤范围为1.0cm×1.0cm×1.5cm~9.0cm×3.0cm×3.0cm,骨缺损范围为2.0cm×1.5cm×2.0cm~11.0cm×3.5cm×3.5cm。结果除5例失随访外,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7.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4.5%。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
背景: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重建方法较多,但是各种重建方法术后腕关节功能均较差。有关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桡骨远端骨关节缺失国内报道少。 目的:观察应用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2003-07/2008-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对象:按纳入标准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按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Ⅱ级3例,Ⅲ级6例。 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瘤段切除、同种异体桡骨远端骨关节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定期门诊随访,采用Mankin评分方法进行功能评定。 主要观察指标:①腕关节活动度。②X射线平片表现。③Mankin评估结果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随访时间12~64个月。术后腕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掌屈32.8°,背伸44.4°;较术前掌屈29.4°,背伸26.7°明显提高。X射线可见骨愈合良好,未见明显骨质吸收。全部患者腕关节处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等,但无疼痛出现。所有患者骨内无复发,仅1例术后2年软组织内复发,并再次行软组织内肿瘤切除,复发率为11%。9例患者中按Mankin标准评定,优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0%。所有患者未见肺部转移,异体骨植骨区及全身无排异反应,术后无感染、骨不连、不愈合、骨质明显吸收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 结论:瘤段切除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Campanacci Ⅲ级、复发及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低,腕关节活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6.
聚乳酸凝胶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可吸收材料聚乳酸凝胶(polyactic acid glue,PLA-G)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 切除24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的L2和L5椎板;在L5外露的硬膜及神经根表面喷涂液态PLA-G形成胶冻膜,为实验组;L2处只做椎板切除,为自身空白对照组。术后2、4、6、8、10及12周随机处死各4只兔,取标本行大体、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2周时实验组PLA-G未降解为机械屏障膜,硬膜与外侧瘢痕组织(scartissue,ST)间有明显间隙,光镜下显示间隙内无细胞;对照组为血肿覆盖较易分开,硬膜与ST间有血细胞团块,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增生活跃。4周时实验组PLA-G部分降解,机械屏障及间隙存在,光镜下ST中FB增多;对照组为较多质脆ST与硬膜广泛粘连,光镜下可见组织细胞浸润间隙,ST内FB明显多于实验组。6周时实验组PLA-G完全降解,少量ST与硬膜无粘连,光镜下FB已减少;对照组有大量质韧难以从硬膜分离的ST,FB继续增生活跃。8、10及12周时实验组ST与硬膜无粘连;对照组ST与硬膜粘连严重,光镜下见ST和硬膜粘连紧密伴毛细血管再造。超微结构观察:4周时实验组FB的粗面内质网较稀疏,分泌胶原纤维少;对照组FB的粗面内质网极丰富,胶原纤维多而成束。结论 PLA-G在实验兔腰椎板切除后的硬膜外能有效地减少瘢痕形成和粘连。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加灌注疗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 43例用血液透析加灌注疗法作为治疗组 ,3 5例血液透析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液中尿素氮 (BUN)及肌酐 (Cr)的清除率 ,电解质变化及临床治愈时间 ,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BUN清除率 81% ,Cr清除率 89% ;对照组BUN清除率 69% ,Cr清除率 77% (P <0 0 1)。两组对纠正电解质紊乱 (P >0 0 5 )无差异。治疗组治愈时间 2 1 5± 3 8天 ,对照组治愈时间 2 9± 4 2天 (P <0 0 1) ;治疗组治愈率 98% ,病死率 2 % ,对照组治愈率 91 4,病死率 8 6% (P <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加灌注疗法尤其是有效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灌入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提高BUN、Cr的清除率 ,纠正电解质紊乱 ,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聚乳酸凝胶(PLA—G)置于肌腱吻合部,观察防粘连作用。方法:将16只兔左后肢比目鱼肌腱切断一半后吻合,鞘内涂PLA—G为实验组;兔的右后肢同样操作,不涂PLA—G为对照组。术后2、4、6、10周随机取动物每组2只共4只的手术段肌腱和鞘管做大体、组织及超微观察。结果:(1)大体:实验组2周时PLA—G隔离好无粘连;4周开始降解,肌腱滑动良好;6、10周瘢痕小,吻合口生长及滑动良好。对照组瘢痕大、广泛粘连;(2)组织:实验组纤维排列由不规则向规则变化,成纤维细胞少。对照组腱与鞘无分界,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分泌活跃;(3)超微: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较对照组明显稀疏、胶原纤维少。结论:PLA—G具防粘连作用,不影响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99.
组合式半骨盆置换后康复干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4-09/2007-0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采用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8例,其中软骨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骨肉瘤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外科分期:ⅠB期5例,ⅡB期3例。置换后根据肿瘤切除范围、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稳定性和骨盆髋周动力肌修复后的平衡程度,决定置换后患肢体位、患髋活动范围、是否使用髋部支具,同时指导患者分阶段、渐进地进行患肢足踝、膝、髋关节的主被动训练,下床负重时间和步态调整。随访8~30个月,平均13个月。1例置换后16个月死于恶性肿瘤扩散转移,7例存活。置换后8个月患肢功能评定:优2例,良6例。国际保肢学会评分:15~26分,平均19.5分。组合式半骨盆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合理体位和良好的支具保护能有效防止髋关节早期脱位,患肢各关节分阶段有序的主动训练能提高骨盆和髋周肌肉肌力及其平衡度,对患者行走和步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刘立岷  宋跃明  段宏  丁永利  卢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710-5711,F003
背景:肌腱吻合术后易粘连而影响功能恢复,近年来多采用固态物质为隔膜以利于肌腱滑动,但效果不理想。目的:观察聚乳酸凝胶(PLA-G)预防肌腱吻合部粘连作用。设计:随机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动物实验外科完成,对象为16只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由该科室提供)。干预:将16只兔左后肢比目鱼肌腱切断一半后吻合,鞘内涂PLA-G为实验组;兔的右后肢同样操作,不涂PLA-G为对照组。术后2,4,6,10周观察结果。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段肌腱和鞘管作大体、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①大体观察:实验组2周时PLA-G隔离好无粘连;4周开始降解,肌腱滑动良好;6,10周瘢痕小,吻合口生长及滑动良好。对照组瘢痕大、广泛粘连。②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纤维排列由不规则向规则变化,成纤维细胞少。对照组腱与鞘无分界,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分泌活跃。③超微结构: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较对照组明显稀疏、胶原纤维少。结论:PLA-G具有防粘连作用,不影响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