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在硬膜外麻醉中为缩短局麻药潜伏期,提高麻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自1988年6月始,我们对利多卡因pH值进行调整,临床实践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雷帕霉素在肾移植后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应用七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时使用雷帕霉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以环孢素A(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发生肝功能损害后,除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外,根据肝功能的受损程度,以雷帕霉素替代CsA,或加用雷帕霉素,同时CsA减量。结果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时间,3例为术后2~3周,4例为术后4~10个月。经过采取上述措施,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迄今随访3~13个月,肝功能未再出现异常。6例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时,使用雷帕霉素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谈亲属肾移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谈亲属肾移植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430030)林正斌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百万人口中有100名终末期肾病患者,即约有10万人发病。目前同种肾移植术是治疗良性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据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移植登记处...  相似文献   
14.
胰液空肠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0例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的外科技术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合并尿毒症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7月间完成改进的ED术式SPK10例,不做Roux-en-Y吻合。免疫抑制治疗术后早期采用四联诱导治疗(FK506/CsA MMF 皮质激素 ALG或抗CD25单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1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肾功能即刻恢复,除1例移植胰功能延迟恢复外.余9例术后1周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1例术后6月带正常移植物功能死于心肌梗塞,4例存活已超过1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次。除1例难治性排斥未能逆转行再次肾移植外.余3例经激素冲击或()KT3治疗均获好转。并发症情况:出现腹腔感染与切口感染各2例,肾周血肿1例,分别经手术探查或引流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改进的ED术式胰肾联合移植安全、简单,无严重外科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治疗IDDM合并尿毒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32例胰、肾同期联合移植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报告32例胰、肾同期联合移植(SPK)的近期结果及经验。方法为合并尿毒症的27例1型糖尿病和5例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SPK,其中胰液膀胱引流(BD)术式2例,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30例。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同时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2~12个月,1例术后9周死于肺部感染,死亡时肾功能正常,另1例术后6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时移植胰、肾功能正常,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术后(12.7±8.1)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8.3±4.5)d停用胰岛素,(8.4±7.8)d血肌酐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有出血、移植胰切口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右股静脉血栓形成和淋巴漏;其它并发症有药物不良反应、肺部感染,采用BD术式者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和镜下血尿;4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均经活检证实。结论SPK治疗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近期疗效满意,ED术式更符合正常生理。  相似文献   
16.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外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胰头转移的患者在我院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整块切除全肝、胆囊、十二指肠、胰腺、脾脏、胃大部和部分上段空肠,进行了血管和消化道重建。移植后胰腺功能正常,未应用胰岛素维持。术后第4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6d时因腹腔内出血行剖腹探查血肿清除术,同时对感染伤口进行减张缝合,愈合良好;术后2月时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症状,保守治疗后好转。患者目前已存活5个月,肝脏和胰腺功能均正常,痊愈出院。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的成功为上腹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命的机会,同时为晚期肝病伴有胰腺功能不良患者的彻底治愈探索出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患者36例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综合判定.病因诊断为巨细胞病毒(CMV)肺炎26例(含混合细菌感染4例)、霉菌性肺炎2例、原因不明8例.患者早期给予氧疗,缺氧严重者予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应用更昔洛韦与广谱抗生素,同时撤减免疫抑制剂,辅助给予丙种球蛋白.结果:30例治愈,6例死亡(其中5例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无法控制导致多系统衰竭,1例系感染并发自发性气胸致死).结论: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因,但西罗莫斯相关性肺毒性也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老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疗效. 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施行亲属活体肾移植74例,收集该74例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按供者年龄大小分为2组:老龄组(≥55岁)11例,低龄组(<55岁)63例.分别对两组受体术后不同时间点临床资料和两组供体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老龄活体供肾移植的疗效. 结果:(1)受者情况:老龄组有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低龄组有7例,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受者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无差异,1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供者情况:两组供者术后一周血肌酐均明显升高,老龄组术前血肌酐(85.6±13.7)μmol/L,术后1周升高至(106.4±15.6)μmol/L,而低龄供者术前血肌酐(73.7±6.8)μmol/L,术后1周升高至(101.8±13.1)μmol/L.但术后1年随访,两组供者血肌酐恢复术前水平. 结论:在严格供体筛查的前提下,老龄供肾(55~65岁)对供者是安全的;而对受者,接受老龄供肾术后近期肾功能恢复情况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联合新斯的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给药术后镇痛。Ⅱ组: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给药联合新斯的明硬膜外给药术后镇痛。观察各组患者镇痛48 h内静息镇痛评分(VAS),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幻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48 h静息镇痛评分Ⅱ组均小于Ⅰ组,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幻觉、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给药与联合新斯的明硬膜外给药均提供了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及有关问题探讨(附32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外科新技术。方法  1995年 9月至 1999年9月 ,对 30例患者施行了 32次背驮式肝移植术。其中包括 1例减体积肝移植 ,1例肝肾联合移植 ,1例辅助肝肾联合移植 ,1例原旁位心房架桥肝移植 ,2例原位肝后下腔静脉心房架桥肝移植。结果 32次肝移植术均获成功 ,未发生手术技术相关并发症。有 2例良性终末期肝病已分别存活 2年 10个月~ 4年 ,1998年以来施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 1年存活率达 70 % (14/2 0 ) ,肝肾联合移植及辅助肝肾联合移植的 2例已存活近 1年。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作为八十年代末兴起的新技术具有无需转流 ,血流动力学稳定 ,内环境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