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79例7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别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41例41髋)及缝匠肌肌骨瓣(38例38髋)治疗,并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5~11年随访,阔筋膜张肌肌骨瓣组及缝匠肌肌骨瓣组术后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P〈0.05。结论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辩治疗青中年人股骨头缺性坏(FicatⅡA,ⅡB及Ⅲ期)均取得良好效果,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辩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2.
43.
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1例动脉损伤(痉挛4例;栓塞25例;断裂42例)。采用肱骨缩短(13例)和静脉移植(21例)方法克服动脉缺损。结果:62例损伤肢体存活并恢复功能;9例截肢。结论:严密观察损伤肢体缺血现象对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损伤动脉有助于降低截肢率;钳夹与结扎止血是动脉缺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PFNA)治疗9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例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手术耗时30-120min,平均77min;术中出血量50-500mL,平均225mL;18例患者围手术期共输血200-1 800mL,平均用血量约647mL。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例,急性心衰2例,上消化道出血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15例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髋内外翻畸形、内固定物松动现象。按照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评分,恢复接近受伤前水平9例,恢复伤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6例。结论 PFNA治疗9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特别注意围手术期内科合并症的处理,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可早期下床,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存能力,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瘤体最大径均小于10cm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均采用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同侧腓骨小头移植及钢板加克氏针内固定。随访2.5-3.2年,术后观察腕关节活动度和采用Mankin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腕关节外观良好,活动时无明显疼痛。术后X线片检查示移植腓骨均顺利成活,骨愈合时间22-29周。随访期间1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前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中0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方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跖跗关节损伤病例,按Myersoon分型,A型10例,B1型9例,B2型6例,C1型8例.C2型5例。21例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1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11例,良22例,可5例,优良率86.84%。经皮内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之间Marylan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内固定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性,67岁。以左肩部被拖拉机撞伤肿胀、疼痛2h 急诊入院。体检:神志清醒,无呼吸困难,P112min~(-1).R 18min~(-1).BP 14.6/10.6kPa。左肩及上胸部极度肿胀、青紫、软组织挫伤。锁骨中内交界处触及骨擦感。气管右移,左胸呼吸音减弱。左上肢肢端冰冷、苍白,毛细血管回流征消失。Doppler 仪检测左尺桡动脉未闻及血流声。手部感觉及活动功能存在。  相似文献   
48.
肌腱双平面断伤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指屈、伸肌腱双平面断伤的修复。方法1988~1996年,对11例指屈、伸肌腱双平面断伤,根据两断伤平面中肌腱的长度行直接修复9例;去除断伤肌腱中段(1cm以内)后,将远近端肌腱直接修复1例;作趾长伸肌腱移植1例。结果根据TAM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直接修复9例中6例优,2例良,1例差;去除断伤肌腱中段行远近端直接修复1例为良;趾长伸肌腱移植1例为中;总优良率达81.8%。结论直接修复肌腱双平面断伤的疗效比去除断伤肌腱中段远近端直接缝合或肌腱移植要好。  相似文献   
49.
目前对于受伤时间超过3周以上的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看法仍不一致,有手术治疗的,亦有主张保守治疗。本文就我院1982年~1986年间手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32例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例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3例。左侧8例,右侧4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0岁,平均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4周3例;5~8周  相似文献   
50.
肱骨内固定术后的桡神经损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桡神经损伤是肱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93例肱骨中段及中下1/3段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11例并发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