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冠脉手术术后急性肺血栓性栓塞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极易造成临床上误诊、漏诊。因此,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认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20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确诊的3例急性肺血栓性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2.
结节的精确定位已成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结节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安全切缘及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肺组织的保障。随着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定位肺小结节的方式也在向更少创伤、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经过国内外胸外科医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肺小结节的术前或术中定位,包括术前经皮穿刺定位、术前经支气管定位、术中触诊定位、术中超声定位及依据解剖学定位。应根据结节位置、现有设备及手术经验选择最合适的定位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我们梳理了不同肺小结节定位方法的理论与技术,总结其优劣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取桡动脉的技术。方法 回顾总结494例取桡动脉的经验,介绍取桡动脉的技术和体会。结果 在使用取桡动脉的技术中,所有病人无前臂感觉和活动的障碍,无前臂缺血的并发症。结论 当术前评价证实手部桡动脉供血区域有合适的侧支循环时,桡动脉是最好的桥血管之一。  相似文献   
2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在冠心病外科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施行OPCAB患者,共460例,占同期单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98.7%.其中男性356例(77.4%);年龄≥70岁的高龄病例240例(52.2%).根据术前外科高危因素将全组分为高危病例组(265例,57.6%)和普通病例组(195例,42.4%).全组457例经正中胸骨切口完成OPCAB,3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ATS-CAB).21例65岁以下患者施行了全动脉化OPCAB.结果: 3例(0.6%)术中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余457例手术均于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平均桥血管数为(2.98±1.12)支/例.手术死亡8例,总死亡率1.74%,其中普通组1.0%,高危组2.3%.83例(18.0%)术后给予正性药物支持,11例(2.4%)术后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支持.460例中68.9%的病例手术当天拔除气管插管,全组平均ICU治疗时间(43.8±20.7)h.术后并发症依次为肺部感染(3.7%)、呼吸衰竭(1.1%)、肺动脉栓塞(1.1%)、胸骨感染(1.1%)、需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0.8%)、脑血管意外(0.6%)、二次开胸止血(0.6%)和围术期心肌梗死(0.4%)等. 结论:OPCAB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外科临床治疗早期效果满意,且对于高危病例,其临床应用可能更具有潜在优越性.不断优化和完善OPCAB的外科技术,以及默契的麻醉配合,是保障OPCAB手术高实施率和低术式转换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5.
本文总结我院1993年1月~1997年3月作食管癌切除和食管胃吻合后胸腔胃并发胃底穿孔5例、就其诊断、处理和预防的特点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26.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术中、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较高 ,给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带来一系列棘手问题[1 ] 。本院 1 989—1 994年 1月共手术治疗 1 7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 ,1 994年起通过正规术前准备 (改进围手术期治疗 )后手术治疗 2 6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 ,研究正规术前准备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①对照组 :1 989年 1月— 1 994年 1月 ,5年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者 1 7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45岁 ,男性 1 0例 ,女性 7例。病程 3月— 3年 ,根据Osserman分型 …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取桡动脉的技术. 方法回顾总结494例取桡动脉的经验,介绍取桡动脉的技术和体会. 结果在使用取桡动脉的技术中,所有病人无前臂感觉和活动的障碍,无前臂缺血的并发症.结论当术前评价证实手部桡动脉供血区域有合适的侧支循环时,桡动脉是最好的桥血管之一.  相似文献   
28.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自1997年被提出后, 已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等领域。通过外科、麻醉、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康复的目的。本文结合多学科专家意见,总结瑞金医院胸外科在ERAS理念下开展的一系列临床实践,以供各位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29.
30.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钧彪  赵健生 《上海医学》1996,19(3):177-179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胸外科杭钧彪,赵健生,周思伯,邱维诚,任健,叶食管癌、贲门癌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但其手术范围广、创伤大,且部分病例术前常伴有营养不良等,因此,术后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