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28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心率、心率变异性与麻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在心血管系统病人中有许多研究和应用[1-3]。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的发展,特别是监测技术、方法的进展和设备的改善,老年手术患者的增多,HR、HRV用来评估围术期病人病理、生理状况,预测术后心血管风险已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重视[4,5]。在围术期,创伤、应激、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作用于病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导致交感/副交感功能及均衡性的显著改变,HRV分析方法为麻醉医师深入了解围术期自主神经活性与均衡性的改变及其与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手段。  相似文献   
102.
膈肌功能与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异常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膈肌在正常呼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膈肌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模式的改变。病人在上腹部手术后出现肺功能异常改变,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显著降低,这种限制性通气模式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膈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导致术后膈肌功能障碍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临床上可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这种肺功能异常,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本文对正常膈肌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测定方法、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异常改变及其原因和膈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Starling定律和压力-容量环分析了3种休克状态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处理原则。强调休克 状态病理生理、药理知识以及熟练的复苏方法和技巧对休克复苏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策略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4.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监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逐渐老化,食物结构发生改变,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高龄病人手术率也大幅度增长。据我院1987—1988年统计,二年中共有60岁以上老年病人麻醉1174例,占麻醉总数15%,术前有循环系统合并症者高达30%,所以术前病情重,麻醉难度高。因此,重视分析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加强术中ECG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术后心肌梗塞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和危险性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文献报告为8—37%,但术中分别达26%和69%,最高  相似文献   
105.
早在30年前已提出用神经刺激器来估价肌松药作用,但临床常规监测则尚有争论,多年来麻醉医师习惯于根据临床经验,如抬头,握手,睁眼,呼吸运动等指标,判断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直至80年代初,由于监测仪器的迅速发展、监测经验的积累、中短效  相似文献   
106.
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n=20)及颅脑手术(n=20)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发现,麻醉诱导时脑氧饱和度增加(P<0.0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复温过程中,脑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由70.0%±4.5%降至60.3%±9.2%,P<0.01),转流停止后上升。脑外患者拔管后脑氧饱和度下降(P<0.05)。无论在降温还是复温过程中,脑氧饱和度与转流量之间呈线性相关(r=0.865~0.945,P<0.05),PET-CO2明显影响脑氧饱和度。HR(50~140次/分)及转流中MAP(3·46~14·6kPa),脑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1)监测脑氧饱和度可反映脑氧供需平衡;(2)凡能影响脑氧供(如动脉血氧合、转流量及P。TCO2等)及脑氧需(如体温等)的因素均可引起脑氧饱和度变化;(3)脑氧饱和度严重进行性下降而且不能恢复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7.
腰椎穿刺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后,都可以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关的头痛,目前文献上称为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epidural puncture headache简称PEPH)与脊麻后头痛一样,是常见和麻烦的并发症,虽然多在一周左右自愈,或适当治疗后头痛消除,但也可长期不愈(1(1/2)~2年以上)。特别是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头痛的发生率更高(70~75%)且症状严重。近些年来有关PEPH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现就其原因,症状与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PEPH的原因一般认为PEPH有生理,心理和化学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早在1902年Sicard发现腰椎穿刺后11天硬脊膜上仍有坏死穿孔区存在。1946年Franksson和Gradh用精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肌松效应与安全性. 方法1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对照组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接受其他手术.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芬太尼,麻醉维持用N2O:O2(50%:50%)吸入,间断静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经肘前静脉注入顺式阿曲库铵0.1mg/kg(2×ED95),用BIOMETER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 结果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各项参数在肾功能衰竭患者和肾功能正常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能安全地用于肾移植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09.
氯胺酮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株多巴胺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氯胺酮持续存在对谷氨酸损伤前、后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株释放多巴胺的影响。方法 制备谷氨酸损伤前、后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株模型,采用HPLC技术检测加氯胺酮前、后细胞释放的多巴胺的变化。结果 氯胺酮无论是单独与细胞孵育,或者与谷氨酸共同处理,均能够抑制细胞释放多巴胺,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氯胺酮持续存在对PC12细胞多巴胺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老年病人围术期呼吸力学变化与术后低氧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呼吸力学的变化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6 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三组 ,每组 2 0例 ,ASAⅠ~Ⅲ级。Ⅰ组 75 ~89岁 ,Ⅱ组 6 0 ~74岁 ,对照组 4 5 ~5 9岁。监测食管内压、肺顺应性、呼吸功、P0 .1等 ,监测的时间点为术前、拔管前、拔管后 2 0min、术后 6h和 2 4h。并用 2 4h脉搏氧饱和度仪记录术后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人拔管后 2 0min呼吸力学改变最明显 ,以后逐渐恢复 ,恢复速度为Ⅰ组 <Ⅱ组 <对照组。Ⅰ组及Ⅱ组术后 2 4h内共发生低氧血症 9例 ,对照组无低氧血症发生。低氧血症组肺顺应性在术前、拔管后 2 0min、术后 6h和 2 4h明显低于无低氧血症组。结论上腹部手术病人在拔管后 2 0min呼吸力学变化最明显 ,老年人术后 2 4h呼吸力学仍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肺顺应性可作为评估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或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