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整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 12月我科收治左面颊部爆炸伤 1例 ,男性 ,2 3岁。早期虽经清创缝合 ,但因左面颊部组织缺损 ,后遗左面颊部约 4 5cm× 3 5cm洞穿性组织缺损 ,伴有瘢痕挛缩 ,4 7牙外露 ,下颌骨升支前缘外露坏死 ,缺损口流涎 ,无腮腺组织损伤 ,未发现腮腺瘘。张口Ⅲ度受限 ,张口度约 1cm ,饮食困难。治疗经过 全麻插管下清理左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区 ,切除部分瘢痕肉芽组织 ,搔刮部分下颌骨坏死骨质后 ,缺损区达 5cm× 4cm。按缺损范围设计额部岛状皮瓣 (下简称额瓣 )及胸大肌肌皮瓣。将额瓣通过颧弓下隧道进入口腔内作为衬里 ,然后切取左胸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分组对照研究nm23-H1基因在20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nm23-H1基因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N1期、转移仅累及1个淋巴结、Ⅳc型浸润,以及低分化肿瘤的患者,均有比其它患者明显增高的 nm23-H1基因的阴性表达率(P<0·01);转移至颌下或颌下-颈深上淋巴结平面者的阴性表达率,也高于转移到其它平面者(P<0·05)。结论 nm23-H1基因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实体内高转移细胞亚群的形成和初始转移的发生来调控口腔鳞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3.
口腔上颌窦瘘(简称口窦瘘)常为拔牙手术的并发症,但在上颌骨肿瘤切除,上颌骨的骨髓炎、损伤、深低溫冷冻及放射治疗后也可以发生.本文从病因、瘘口部位、瘘口大小、治疗方法等几方面对我科1979—1985年诊治的21例病人进行分析,特别强调了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几种常用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变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占住院病例的15%(均为伴有腹水者),与并发症有关的病死率占50%以上。理论上认为SBP很容易在首次治愈后再发,但尚未证实。本文作者通过对75例曾发生过一次SBP患者的研究,以明确SBP是否呈反复发作的过程,并试图找出可能提示复发的线索。诊断标准:(1)腹痛和/或发热;(2)腹水多形核白细胞计数>500/mm~3; (3)  相似文献   
45.
nm23-H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荣  杨湛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166-1168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多基因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推测nm23-H1基因可能仅为转移相关基因的上游调节基因,它对肿瘤转移潜能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游基因实现的。本文重点对nm23-H1的分子生物学、nm23-H1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组织病理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肌损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否导致心肌损伤。方法 总结125例临床资料完整而没有心肺基础疾病的SARS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SARS患者在发热期和恢复期的心电图(ECG)变化以及心脏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RS患者血清AST活性在病程第1、2周开始升高,但升幅不大,且在病程第4至8周时很快恢复正常。发热期的血清CK活性明显升高,退热后1周内即可恢复正常。SARS患者血清LDH活性升高与肺损害呈明显相关。有16.8%患者心电图有一过性改变。心肌病理组织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SARS患者AST,CK和LDH呈一过性的增高,但并非源自心肌组织。除非到了终末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SARS病毒导致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47.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人类基因组中亚显微结构变异的大量存在,其中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是亚微观结构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CNVs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覆盖超过10%的人类基因组,包括数百万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序列,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造成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药物的反应性及个体表型的差异.目前,检测CNVs的方法 分为全基因组范围的检测和目的 区域的检测两种类型.此文就CNVs与疾病的关系及CNVs检测方法 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感染前均有接受人工肝治疗和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起病后均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的临床表现,咳黄白色黏液脓性痰多见;有左心衰表现6例,Ⅰ型呼吸衰竭5例;白细胞升高6例,胸部X线表现多为片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迅速发展到双肺野广泛实变。确诊依靠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毛霉菌阳性。毛霉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87.5%)。7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5例需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100%,存活时间为(6±3.5)d。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起病急骤、进展快,呼吸道症状明显,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单用氟康唑治疗无效,预后差。临床上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应警惕肺毛霉菌病,应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真菌感染的诱因。  相似文献   
49.
目的应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制备含人nm23-H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XhoⅠ双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PCR法从质粒pMD18-T-nm23-H1上克隆出nm23-H1 cDNA并定向连接至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上,行Kpn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将pAdEasy-1腺病毒骨架载体电转化B J5183感受态细菌,Pm eⅠ酶线性化并去磷酸化处理重组质粒pShuttle-CMV-nm23-H1,并电转化含pAdEasy-1的B J5183感受态细菌,利用卡那霉素筛选,PacⅠ酶切鉴定,重组腺病毒质粒在XLGold-10感受态细菌中大量扩增,产物行PCR鉴定。结果经KpnⅠ和XhoⅠ双酶切pShuttle-CMV-nm23质粒得到460bp的片段,该片段经测序与nm23-H1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nm23-H1经PacⅠ酶切后可以得到3.0kb和4.5kb的片段,大量扩增重组腺病毒质粒后行PCR仍然得到460bp的片段。结论利用AdEasy-1腺病毒系统成功构建含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病毒B、C分型及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CHB患者376例,分别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序列测定法对患者HBV基因B、C分型和血清HBV DNA载量进行检测。 结果 CHB患者病毒基因B、C分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关,C型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均比B型重。在炎症程度分级中,C、B型患者G3~4分别为14例(58.33%)和6例(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 05);在纤维化程度分期中,C、B型患者S3~4分别为15例(62.50%)和7例(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P<0. 05)。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无明显关系。结论 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无明显关系,不能用来作为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的指标,仅以其作为病情判断标准有其局限性。C型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B型,基因B、C分型检测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的结合将有助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