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棘突椎板回植联合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椎管内肿瘤于显微操作下切除肿瘤,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联合椎弓根钉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完整性。结果随访6-24个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后达到解剖复位,局部连续性骨痂形成。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较大改善,平均改善率达到(84.3±7.8)%,优良率84.0%。结论对于椎管内肿瘤手术,采用棘突椎板回植联合椎弓根钉固定不仅有利于术野的充分显露,同时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因瘢痕增生粘连导致的并发症,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椎体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s角测量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与中缘高度分别为(56.02±12.08)%、(58.19±13.11)%,术后分别为(72.10±16.19)%、(78.33±19.02)%,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VAS评分由术前的(8.31±1.22)分降低至术后的(1.65±0.33)分;Cobb’s角由术前的(24.12±3.28)°降低至术后的(13.56±2.05)°。手术前后前缘高度、中缘高度、VAS评分及Cobb’s角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由术前的23.75%降低至术后的1.2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术前,各项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1:20万古霉素骨水泥(VCM-PMMA)在感染人工髋关节翻修中的作用。方法观察VCM的耐热性能,VCM-PMMA体外抑制表皮葡萄球菌(SE)和生物力学特性;建立兔人工股骨头置换后SE感染模型,研究VCM-PMMA在感染兔人工股骨头一、二期翻修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临床治疗12例感染人工髋关节。结果VCM含量室温组(25±2)℃与120℃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2天时VCM-PMMA中VCM药物浓度仍高于SE的最小抑菌浓度;VCM-PMMA与PMMA在拔出力、压缩强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一期翻修组16.7%再感染,二期翻修组为8.3%,对照组为58.3%,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临床清创后灌洗4例,1例成功,3例失败;使用VCM-PMMA的一、二期翻修8例均获成功。结论①VCM热稳定性良好,VCM-PMMA可持续抑菌达32d,1∶20VCM-PMMA基本不影响固定兔人工股骨头的力学特性。②应用VCM-PMMA能显著提高兔感染人工股骨头一、二期翻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Thisexperimentalstudywasundertakenin50rabbitsinwhichhemiarthroplastywasperformedontherighthip.Theprostheticstemswerefixedby4f...  相似文献   
35.
36.
近年来,随着高空坠落伤及交通伤的不断增加,严重创伤患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者已经超过10万余人,创伤和中毒等意外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死因谱的第一位。我们创伤中心在救治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吴氏”计分法)对创伤患者的伤情及愈后进行评定,增强了创伤救治护理工作的有序性。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中心抢救创伤患者1 120例,其中死亡40例,占同期创伤抢救患者的3.5%。40例患者中,男34例,女6例,最小7岁,最大76  相似文献   
37.
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将收治入院行骨科手术的163例18~70岁各类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83例接受超前镇痛治疗:塞来昔布400 mg术前晚间顿服,术后帕瑞昔布每12小时40 mg im应用2 d,若镇痛效果不佳则给予曲马多100mg im,可反复...  相似文献   
38.
张胜利  韩一生  杨欣建 《医学争鸣》2005,26(23):2204-2206
0引言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儿童时期原因不明的先天性髋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在欧美约1‰,国内约为0.5‰~2‰.而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多为儿童时期诊断遗漏、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儿童时期髋关节其他疾病如:Legg-Carlve-Perthes病、股骨头骨骺滑脱等的自然转归而发展所致.至成年阶段,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多已相当严重.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的材料、工艺、假体设计及手术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成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成为其重要的治疗选择之一,现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1999年9月~ 2006年3月救治的413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多发伤标准,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8.2.急诊手术322例次,其中6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2个以上部位的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平均住院(21.8±5.6)天.临床治愈289例(70%),致残67例(16.2%),死亡57例(13.8%).结论 诊断性胸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检查快速、简洁、敏感.病情允许的伤者可考虑头、胸、腹同时CT扫描.手术顺序应按其致命性严重程度决定,尽可能在一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处理不同部位的损伤.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CO)策略,术后均进入ICU,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瞬态损伤机制及节段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瞬态损伤机制和结构破坏与能量吸收的变化规律,明确L1椎体爆裂骨折的失稳机制及损伤阈值。方法 对18例新鲜尸体的胸腰段脊柱标本进行了不同能量的纵向撞击,实时采集和量化分析损伤节段的参数,结合节段的影像学,解剖病理和三维运动,综合分析节段的损伤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